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5年3月28日批准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明确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新国标规定,新申请批准的车型需立即执行标准,已获批车型则有1年过渡期,至2027年7月正式生效。该标准旨在解决电动汽车电池安全痛点,提升行业安全阈值。
新国标在测试项目中新增两项关键内容: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前者模拟电池包受碎石冲击的场景,采用直径30毫米钢球以150J能量连续撞击三次;后者要求支持15分钟快充的电池需通过300次循环测试及短路测试,确保快充场景下的安全性。标准还细化绝缘电阻要求,并提升挤压测试标准,全面强化电池安全性能。
行业层面,新规或增加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加速技术路径迭代,推动行业从速度竞争转向质量升级。专家指出,强制性标准将倒逼企业提升电池本质安全,巩固头部企业技术壁垒,同时为全球新能源产业树立标杆。长期来看,安全性能提升可降低保险、运维等隐性成本,创造行业价值空间。
消费者将直接受益于新国标的实施,如符合标准的车型保费有望下降,电池终身质保条款优化,电池健康监测系统可提前48小时预警风险。此外,车辆搭载的烟雾报警和排风系统可在5分钟内完成空气循环,降低有毒烟气危害。
从投资视角,新国标推动的新能源产业质量跃迁,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窗口。主题基金或成为分享行业红利的有效途径,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有望随技术升级显著提升。新规实施后,检测技术将向多维度、智能化发展,进一步夯实产业安全根基。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