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夜话
每晚十点,读书给你听
120

缺爱的心理根源常与童年情感忽视影响密切相关。童年时期若遭遇父母情感不稳定或长期忽视,可能导致个体形成对爱的强烈渴望与不信任并存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源于未被满足的情感需求与创伤记忆的冲突。
情感防御行为模式是缺爱者保护自我免受二次伤害的常见表现。通过预先否定爱的真实性或主动疏远关系,个体试图避免潜在的情感风险,但此类防御机制往往导致自我实现的预言,例如通过试探或疏远破坏关系,最终验证“无法被爱”的负面信念恶性循环。
低自我价值感障碍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矛盾。缺爱者常内化“不配被爱”的信念,即使面对他人示好,也会因自我否定而拒绝接纳。这种认知与不安全依恋模式类型相互作用,例如焦虑型依恋者过度寻求认可却破坏关系,回避型依恋者用冷漠掩饰脆弱,两者均强化了既渴望爱又抗拒亲密的行为模式。
情感认知扭曲表现也是关键因素。缺爱者可能将爱极端化,或认为爱必然伴随痛苦,或要求完美无缺的“无条件爱”,导致现实中无法接受关系的正常波动。打破这些限制性信念,是重建对爱的信任、改善依恋模式的重要前提。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