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庸之道与情绪管理 | 廖志刚
专辑完整版在微信公众号【南方国学】欢迎关注!儒家中庸之道,是中华道统传承中重要的文化结点,是儒门圣贤最高的道德修养和心法所在。本专辑精选《中庸》经典章句,逐字剖析,语言浅白、案例生动、源自生活,覆盖现代人情绪烦扰的方方面面。通过修行,能自动调整分寸,使尺度恰到好处,使现代人的情绪管理有了经典的指引,善为己者,调心而已。按章节次第开始,辗转于心弦之间,拨动内在机关,寻找仁与礼的源头和中国人心源的民族之魂。最后,烦恼皆出此心,从心开始方得始终。
124

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贯穿其一生,从孩子未出生时担忧身体畸形,到成长阶段忧虑叛逆、早恋等问题,再到成年后操心工作婚姻,直至年老时仍担心无法继续庇护子女。这种父母担忧孩子未来的无奈,反映了父母恩情大于山的深切情感,每一阶段的牵挂都暗含对子女平安顺遂的期许。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揭示,父母的视线始终追随子女的人生轨迹,其牵挂如同无形的空气,既体现在日常絮叨的朴实智慧中,也凝结为子女成年后最珍贵的家训。孝心传承与家庭温暖的双向流动,上游是父母倾注的庇护之心,下游需子女回报父母牵挂的温暖行动。
年少时对父母叮嘱的抵触与成年后的理解形成鲜明对比,当子女真正领悟父母担忧孩子未来的深意时,往往已至中年,而父母却已衰老。这种时间错位提醒人们,孝心需及时实践,通过日常通话、节日团聚等具体行动传递关怀,而非等待锦衣玉食的物质回馈。
父母用半生经验为子女铺路护航,用牵挂编织成抵御世间苦难的隐形铠甲。子女展翅高飞时,父母既寄望其翱翔天际,又担忧其承受风雨。这种矛盾心理恰是父母恩情大于山的具象化表达,诠释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的生命联结。
最终,父母牵挂孩子轨迹的本质,是以不求回报的纯粹之爱守护子女。子女唯有把握父母健在的时光,以陪伴减少遗憾,方能回应这份用整个生命浇筑的情感,让孝心传承与家庭温暖在代际间延续。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