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通灵宝玉识金锁。

00:00
12:31
主播信息
向往~

向往~

从教多年,对教育初心不改;家有一女,对育儿略有心得。
关注
美文诵读
14
为小朋友们挑选了许多好文章,让小朋友们的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
少年红楼梦。
17
这部红楼梦,讲述了一个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切的故事,不知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但是转念一想,又何必计较呢,若是看透了这一切,这本书,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养育孩子过程的1001个解决方案
--
养育孩子的宝典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果然万物生光辉
果然万物生光辉
蜻蜓FM独家音频节目“果然万物生光辉”开播词 礼赞生命,唤启天良,以声传情,以爱动心——亲爱的听众朋友您好!欢迎光临我在蜻蜓FM的首档音频节目“果然万物生光辉”,我是这档节目的主播、动物之友张丹。 本专辑名称来自一本由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出版的动物保护文集《果然万物生光辉——动物记2020》,本书共收录了近80位古今中外名家的近140篇佳作。开设这档音频节目的初衷是希望与更多的听众朋友分享此书,分享感动。在通读全书的同时,我也将邀请本书部分作家在本节目里亲自上阵献声,为大家朗读他们的名篇名作,敬请期待。 用文字感动人心,以故事唤醒良知,为动物请命,为人心洗尘——这些作品从动物的人性光辉、动物的悲惨命运、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诸多角度直击心灵,拷问人类的罪与罚、责任与义务、道德与良知。一篇篇感人肺腑、发人深省的文字配以丰子恺先生与弘一大师合作的《护生画集》中的图文名作,相得益彰。2020年初以来,一场庚子年大疫情促使我们反思人与动物应如何共享这颗蓝色星球——理解与尊重、悲悯与善意、感恩与敬畏乃是唯一可取的相处之道,本书乃是据此而打造的一剂澄澈身心的抗疫良药。 星云大师说:“动物是人间温馨欢乐的种子,动物是人类生命教育的良师。”作家张炜说:“从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生存伦理来看,能够与动物产生深刻情感的人,才算得上是健全和自然的人。””收听此书,相信各位听众朋友会对上述金玉良言产生强烈共鸣。 本书由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国际人道对待动物协会、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亚洲动物基金、英国皇家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世界爱犬联盟等六大国际动保机构联袂推荐。非常适合用作青少年关爱生命教育的读本。 礼赞生命,唤启天良,以声传情,以爱动心——希望本节目成为弘扬动物朋友的人性光辉、讴歌人与动物生命共同体的最佳平台。感谢您的收听与支持。护生护心,同愿同行。 2021年9月9日·北京张家喵星人与地球人俱乐部
--
12
公版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改造的挽歌
公版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改造的挽歌
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巅峰之作,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文长篇小说之一。 ◆矛盾(作家)说,“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 ◆胡风(诗人):她写的都是生活,她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我们产生共鸣,好像我们都很熟悉似的。……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 ◆顾彬(德国汉学家)说,“让人称奇和赞叹的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在战争和艰难的个人生活环境下竟能有这样的成就。她的名声姗姗来迟。她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据的巨大分量只是在现在才清楚地显露出来……” ◆梁文道(作家),“《呼兰河传》在当时是非常的先锋,非常的前卫,是划时代的。 萧红以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通过“我” —— 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的眼睛,为读者摄下了一幕幕人间景象。孩童眼中的世界,毫不雕饰,自然纯朴,却更能直入人心、发人深省。 萧红一直强调——我家是荒凉的。她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身边的人热热闹闹地生活着,怎么会荒凉呢?看完整部《呼兰河传》就会明白,荒凉的不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精神上的愚昧、无知和封闭固执。 也许你要说《呼兰河传》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的。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而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也不是单纯的。她不留情地鞭答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似,为什么这么悲凉。” 《呼兰河传》让我们感受到了 1.愚昧对人性的摧残 2.人在生死上的无力 3.最冷漠的莫过于从别人的悲惨中寻求原始的快感
24
93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是颓废还是辉煌:郁达夫作品的思想与艺术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受西方哲学思想影响,是伤感且颓废的,因而他被郭沫若等学者称为颓废主义的代表人物。在郁达夫创作的第一部代表作小说《沉沦》之中,这种颓废色彩就开始流露,此后问世的作品中,表达的颓废色彩愈来愈明显。颓废在现代汉语中被定义为:衰败、伤感、堕落以至绝望,但正是因为这种伤感和颓废到绝望的状态,作者才能释放自身消极、压抑的情绪。在释放压抑的过程中,将自身的颓废色彩完全表达出来,并施加在笔下的主人公身上,刻画出许多典型的颓废主义人物形象,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艺术美——颓废美。纵观文学艺术的发展长河,这样一种美被普遍认为是由一种消极、伤感、堕落的颓废情绪发展而来的,大多学者之所以否认颓废美的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是因为他们忽略了颓废表面下所蕴含的实质性价值。所以笔者以郁达夫小说中的颓废美学特色研究为题,阐述了对郁达夫小说颓废美的理解,分析了郁达夫的颓废生活及审美倾向,探讨了作品中颓废意识下所表现的对女性的畸形迷恋,颓废美中的冲突与与挣扎,以及对这一研究论域的展望。引入了自西方现代文学以来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话题——颓废美是什么?并对这一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论述与解释,将作品中表达的颓废美展现出来。郁达夫笔下人物的颓废美成因众多:社会的黑暗、人生的苦楚与不幸、大革命的失败等等。因此,笔者在这里论述的颓废色彩,看似是扭曲且病态的颓废美,实际上并不是消极落后的,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殊力量的对抗精神,给当时的黑暗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所以:颓废是表面,反抗才是实质。全面论述颓废美在消极的外壳包裹之下,向腐朽社会发出尖锐的反抗,真正展现出的现实意义与社会影响。
44
125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