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养生

00:00
08:37
主播信息
中医文化传播人

中医文化传播人

传承中医文化,讲述中医养生之道!
关注
话中医说健康
1570
中医治未病,万病之源源于血,百病之由由于气
中医养生调理健康
787
人人都可学中医,家里有个人学中医,学养生保健知识,治病不求人。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芒种节气特点

# 芒种避暑方法

# 夏季饮茶选择

# 芒种午睡益处

# 芒种饮食原则

# 夏季苦味食物

# 夏季湿气影响

# 芒种熬夜危害

# 夏季作息调整

# 芒种运动建议

芒种节气特点与气候影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介于小满与夏至之间,标志着农忙高峰期的到来。此时南方进入梅雨季节,北方尚未入汛,气候炎热、湿度大,需注意避暑与补充电解质,预防倦怠和中暑。
芒种养生三要点
1. 芒种避暑方法:避免过度贪凉,室温不宜低于26℃,可通过擦汗、风扇或洗澡降温。多食含钾食物如玉米、香蕉,以维持神经肌肉功能。
2. 夏季饮茶选择:绿茶性寒可清热消暑,但脾胃虚寒者需适量。
3. 芒种午睡益处:午后小憩30分钟可缓解疲劳,上午晒太阳有助于补充阳气,顺应“春夏养阳”原则。
芒种饮食原则与苦味食物推荐
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生冷伤脾。夏季对应苦味,苦瓜、莲子等苦味食物可清热降暑,符合“苦夏食苦”的传统养生理念。
作息调整与运动建议
遵循“晚睡早起”的夏季作息调整,适当午睡或闭目养神。运动宜在早晚凉爽时段进行,避免正午出汗过多伤及心气,运动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绿豆汤。
湿气影响与熬夜危害
湿热天气易致湿气入侵,引发疲惫、食欲不振。芒种熬夜危害包括扰乱生物钟、引发心火,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紧张。
辅助养生方法
按摩风隆穴、足三里等穴位可祛湿健脾,每日两次、每次三分钟,有助于缓解湿热带来的不适。

展开
大家都在听
《病因赋》白话讲记(完整)
《病因赋》白话讲记(完整)
中医经典 病因病机方剂全解 修身养心 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故《内经》有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未知标本,是谓妄行”。 盖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伤寒症传变六经,必须熟认。瘟疫病感冒四气,务要先明。内伤脾胃者,辨有余与不足。外感热病者,知夏热与春温。卒中风因有四端,治分三中。破伤风原有三种,治别三经。中暑有动静之异。受湿有内外之分。火有七说,痰有十因,气有九论,郁有六名。疟犯暑风,更兼痰食。痢因湿热,及受积停。呕吐者,胃气逆而不下。泄泻者,脾气伤而不平。霍乱,脾寒伤食所致。痞满,脾倦积湿而成。呃逆者,胃气之不顺。咳嗽者,肺气之不清。嗳气皆由于痰火。咽酸尽为乎食停。中满臌胀者,脾虚不运。噎膈翻胃者,气食相凝。喘急有虚有实。痉症有阴有阳。五积六聚,总是气凝其痰血。五劳六极,皆是火烁乎天真。吐血出于胃腑。衄血本乎肺经。痰涎血,属于脾脏。咯唾血,属于肾经。牙宣者,阳明之热极。舌衄者,少阴之火生。腹中窄狭,而痰火各别。胸中烦热,而虚实可分。惊悸,痰迷恐惧所致。健忘,血少忧郁而成。癫狂者,分心肝之热极。痫症者,寻痰火之重轻。便浊有赤白之异。汗出有自盗之名。九种心疼,痛在胃脘。七般疝气,病在厥阴。胁痛有两边之别。头风有左右之分。腰痛肾虚而或闪挫。腹痛寒气而或食停。痿症不足与湿热。痹症寒湿与风乘。四种遗精,心肾不能既济。五般黄疸,湿热熏蒸而成。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大便秘乃血液燥结。小便闭乃气滞不行。痔疾、肠风湿热所致。发斑、瘾疹风热所成。耳聋者肾虚之故。目疾者肝火之因。齿疼乃胃热虫蛀、喉痹乃火动痰生。鼻塞者肺气之不利。口疮者脾火之游行。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带下沙淋由于湿热。崩漏下血为损任冲。胎孕不安治有二理。产后发热原有七因。 兹有七十四种之病,略举其概而赋云。欲知其备,后论详明。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21
14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