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

00:00
01:47
主播信息
蔬菜啊(未央宫)

蔬菜啊(未央宫)

愿当你听见我的声音,从此心中温暖四季如春。
关注
蔬菜啊原声清唱合集
48
粉丝宝宝们,这是蔬菜啊的原声清唱合集,蔬菜啊不是专业歌手,唱的不好别见怪。希望大家喜欢,欢迎播放聆听和留言,爱你们幺,么么哒。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鲁斯·亨格福德《传奇钢琴家》
布鲁斯·亨格福德《传奇钢琴家》
这套专辑收录了传奇钢琴家布鲁斯·亨格福德的代表性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的“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等8部钢琴奏鸣曲、第四钢琴协奏曲、舒伯特的奏鸣曲和幻想曲以及勃拉姆斯、肖邦的几首作品。 早逝的澳大利亚钢琴家Bruce Hungerford演奏的8首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我原本是提不起兴趣的,因为我完全不了解他,而且我也不相信澳大利亚能出什么大师,因为那里实在缺乏深厚的土壤。然而哥们提醒我说,他是Ignaz Friedman的弟子,这让我一震,因为我是知道大神弗里德曼确实很早就移居澳洲了,记得我当时点开这套录音,《悲怆》与《月光》实在是被演奏太多的曲目,我感觉Bruce Hungerford的演奏非常的快速而且精确,是德奥风格的演出,但是总觉得缺少了一些感情,过于冷峻了。 然而这一印象在《暴风雨》中完全打破了,他的音色开始变暖,开始充满感情。《华尔斯坦》里,他的开头依然弹的飞快而且结构清晰,与古尔达的风格完全一致,从第二乐章开始,音色又再次转暖,充满感情。我逐渐明白,他是一位技巧无懈可击,强调对比,而且非常注重乐曲架构的钢琴家。于是我开始听他的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我知道这是真正的试金石。 当时听罢,我已知道,这是可以与鲁道夫塞尔金,威廉肯普夫,弗里德里希古尔达一个级别的贝多芬演奏大师,而且他的情感不是耽溺出来的,而是倾泻出来的,用一种完美的技巧来表达的。在贝多芬晚期最完美的几个慢板里,他缓缓弹出了深沉的意味,这是总结性的演出,这是晚期贝多芬想说的话,他竟都懂了。
14
40
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德彪西、拉威尔《弦乐四重奏》
这张专辑是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团演奏德彪西、拉威尔的弦乐四重奏。 布达佩斯弦乐四重奏(Budapest String Quartet)于1917年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成立,原本由匈牙利音乐家组成,但是1930年成员都变成了犹太裔俄国人。1950年代,在首席小提琴演奏家Joseph Roisman的带领下,乐团达到了巅峰。1938年乐团迁往美国,在1938年至1962年期间,乐团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作为驻地,这让他们可以随意使用馆内珍藏的斯特拉迪瓦里名琴。无论是平日的演出,还是在录音当中,他们都使用这些名琴进行表演,很多录音在图书馆中进行。乐团于1967年成立50周年之际解散。 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作于1904年,题献给他的老师福雷。这是拉威尔唯一的一部弦乐四重奏,从作品的流畅与对形式的掌握,使其成为拉威尔早期成熟的代表作,绝不是一个学生的涂鸦之作。此曲四个乐章基本保持了传统奏鸣交响套曲的组合原则,如注重各乐章速度、调性的对比,首尾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中间乐章采用歌谣曲式等传统模式。但在套曲组合关系中也有很多特点,首先打破维也纳古典乐派常用的体裁与速度对比,即改变一般快板、慢板、小步舞曲。这里面有许多慵懒的惬意,而且旋律被和声装扮得光彩绰约,繁花似锦。仿佛是一个在树林里午睡的刚醒的女子,一脸天真无辜的模样,衣裙上还沾着细碎的草叶和花瓣,坐在地上,竭力要弄懂睁开眼后看到的这个世界。 德彪西《g小调弦乐四重奏》作品10,作于1892年。这部作品的旋律是复杂而非歌唱性的,第二乐章拨奏的铿锵和第三乐章的缠绵形成鲜明的对比。此曲选用法国近代乐派采用的循环主题法,共四个乐章。
--
8
卡米诺拉《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
卡米诺拉《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
这套专辑收录了意大利小提琴家朱利亚诺·卡米诺拉与快乐马卡合奏家乐团演奏的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 提起意大利著名的水都威尼斯,人们首先想到的大多是波光粼粼的河道纵横,与上下人声唱不歇的点点游船。不过若将时光回溯至十七、十八世纪,这片水乡留给我们的便不只是一方美景,还有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大师维瓦尔第。这位生于此地,并在故里度过人生大半时光的作曲家,在世时就是出名的小提琴家,他的作品也以器乐协奏曲见长,除了最有名的《四季》,他还创作过近五百首协奏曲,其中约有一半是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作品大约作于1725年,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这四部协奏曲是维瓦尔第最著名的作品,其中的旋律至今仍长盛不衰。四部作品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的正宗标题音乐,不仅照给定的十四行诗配上音乐,而且还运用了不少描写手法。维瓦尔第在总奏与主奏交替形成的复奏形式上,巧妙地配以标题。在维瓦尔第之前,还没有人以标题音乐的方式谱写过协奏曲。由于维瓦尔第的《四季》属于标题音乐,所以从形式上看,自然较其他协奏曲显得自由而且不平衡,但这样反而更能表现出巴洛克的特色及魅力。这四部作品画意盎然,激发出人们对巴洛克时代音乐的浓厚兴趣。 《四季》的标题分别为: 《春》E大调、《夏》g小调、《秋》F大调、《冬》f小调。其中以《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的葱绿;《夏》则出乎意料之外,表现出夏天的疲乏、恼人;《秋》描写的是收获季节中,农民们饮酒作乐、庆祝丰收的快活景象,这个乐章欢快而又活泼;《冬》描写人们走在冰上滑稽的姿态,以及由炉旁眺望窗外雪景等景象,其中第二乐章非常出名,曾被改编为轻音乐而广为流传。
24
5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