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先生好处家庭自然和乐

00:00
04:24
主播信息
阳光种子

阳光种子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格物日记
77
成长自己,过幸福生活! 若您需要,可关注公众号:温暖书院,或加V:serviceforothers进群, 学习更多内容
原生家庭系列
--
解决原生家庭亲子问题,财富问题
育儿-《教子要言》
--
育儿教子是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很重视的一件事情。教育得好子女,往小处看是一个家庭的幸福,家和万事兴,大则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教育出好的子女成为国家之栋梁。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鲁迅的爱情故事 | 两地书 | 求关注!
鲁迅的爱情故事 | 两地书 | 求关注!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一生刚直不阿,感情世界也一样磊落。他把自己的大半生全部付诸笔端,用文字来批判那个暗黑的社会,并妄图在硝烟弥漫的旧中国中闯出一条新路来。他的思虑中留给儿女情长的部分实在太少,以致于人们需要拿着放大镜,才可以在他和爱人的书信集《两地书》里发现一丁点温柔的齁甜,他就是鲁迅。 《两地书》收编了鲁迅和许广平在1925年到1929年之间往来的书信。五年间,记载了许广平从一个学生到妻子、母亲身份的转变过程。她和鲁迅之间的故事从学生许广平的主动出击请教开始,他们谈天说地,聊教育,谈社会,针砭时事,直到鲁迅被热烈的许广平俘获,在相隔的两地遥寄彼此生活的琐细,再到婚后离别的牵绊。 他们之间的书信质朴而平淡,全书中,鲁迅最动人的一句情话也莫过于:“我先前偶一想到爱,总立刻自己惭愧,怕不配,因而也不敢爱某一个人,但看清了他们的言行思想的内幕,便使我自信我决不是必须自己贬抑到那么样的人了,我可以爱!” 可以看出,对于学生许广平的这份爱,鲁迅很被动,从“不敢爱”到“可以爱”,鲁迅的内心像是终于冲破了一扇禁忌之门。了解鲁迅所处的家国天下情势后,你才可以真正理解这份“不敢”背后的禁欲意义。
--
18
论道
论道
普天之下,莫非道也,率土之滨,亦莫非道也,甚而无论有相非相,尽皆道也。天下所有,人类所有,万事万物,人生人行,皆在道中,皆为道。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容,人生其间,为其自身可以生、可以存、可以行,并进而行得自由自在、快乐幸福故,不可不、不能不、不得不学问思辨之、格物致知之、择善笃行之,即此即有本篇《论道》合集,论天下所有可学、可问、可思、可辨之道,论天下所有可格、可知、可择、可行之道,即论天下所有可论之道。 道之本意,路也。有人之初,必有所行,有行必有路,其路即道。故人生在世,所行之路皆道也。推而广之,人生所行者皆道也,其行者,可以行路,可以做事,可以认识万物,可以与他人他物共生共处。如此,道从有形而入无形,从道路化为规律,揭示万事万物客观本质,成为人类行事准则。简言之,行路有道,做事有道,认识有道,万物有道,共生有道,共荣有道,自由有道,幸福有道。其道者,所以成其万事万物也;其道者,人所以认识、明辨而笃行也;其道者,万事万物共生共荣也;其道者,万事万物自由自在而幸福快乐也。以我为人故,其道者,皆是以人为中心的狭义乃至广义的人道。 本篇《论道》,从笔者十多年积累之包含数千条读书感悟之《道论》而来,是就特定专题对相应各条感悟的总结,是就特定方面的人道所作的相应的一篇篇具体的论述,所有总结,所有论述,皆笔者一家之言,成笔者一家之论,希望能给有缘诸君因缘悟道、得道、行道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方便,果真如此,道之幸也,人类之幸也,笔者之幸也!同时,欢迎大家批判,何以故?真理越批越明,越批越合乎道之本真也,更何况,本篇《论道》亦是从批判古今中外的经典而来,自然也在被批判中,若能抛砖引玉,在读者的批判中明辨人道,笔者幸甚。 本篇《论道》合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言,只是“行人道”三字而已。 天下有道,百家有道。百家争鸣,鸣之以道。略举三家,诗言其道。举一反三,尽得人道。 儒 入海方明洋水深,学涯满耳作舟音。七天格竹精思怠,一世致知仁义寻。 诚意原来求率性,修身只是得安心。豁然不惑知天命,笑看红云话古今。 释 独坐菩提草木深,高山流水是知音。凡缘未了随时至,佛祖如来哪处寻? 杂念渐平忽见性,邪思不起已明心。本来无物能牵挂,何染尘埃笑古今? 道 秋高气爽碧渊深,临涧草堂听水音。松菊清香堪可嗅,老庄意境似能寻。 有人有地有天道,无欲无为无圣心。海纳百川凭下聚,不争三尺不争今。
345
1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