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4. 冥想到底是科学还是玄学?对谈上交大医学教授 ft. 崔东红

00:00
01:26:31
主播信息
TIANYU2

TIANYU2

探寻未知,聊人开始。这是一档为了开拓眼界,走出自己局限而设立的播客,通过与人的对谈来试图与未知的领域和知识产生互动。
关注
TIANYU2FM
1123
每期对谈一个陌生行业。我们是天宇和天域,一名自由作者和一名创业者。我们是挚友,也是一起求知的伙伴。这是一档为了开拓眼界,走出自己局限而设立的播客,通过与人的对谈来试图与未知的领域和知识产生互动。 主持人简介: 天宇 | 大白(声调偏低):从事中日流行文化与媒介研究(文章见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网易新闻历史频道等) 天域 | 杰激(声调偏高):服装电商公司创始人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冥想训练改善健康

# 冥想脑电波变化

# 中枢神经系统调控

# 线粒体数量增加

# 精神分裂症治疗突破

# 七支打坐姿势要点

# 聚焦冥想注意训练

# 开放冥想杂念管理

# 蛋白质组学分析

# 抗抑郁药替代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崔东红教授通过科学实验验证冥想训练改善健康的机制。其团队发现,八周冥想训练能显著降低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并改善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脑影像学显示,长期冥想者脑灰质体积缩小速度减缓,外周线粒体数量增加,表明冥想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增强细胞能量代谢。
在脑电波研究中,深度冥想状态伴随高频β波和γ波,打破传统“放松低频波”认知。藏地僧人样本显示,长期冥想者在非冥想状态下呈现更多低频α波,证实冥想训练改善大脑日常放松能力。蛋白质组学分析进一步揭示冥想对免疫代谢和心血管保护的分子机制。
研究对比不同冥想方法:七支打坐姿势要点强调脊柱正直与呼吸协调;聚焦冥想注意训练通过单一对象提升专注力;开放冥想杂念管理则要求不评判、不追随思绪。崔教授指出,传统打坐结合现代神经科学理论,可避免西方冥想流派易陷入妄想的问题。
针对精神分裂症治疗突破,实验显示八个月冥想训练能缓解残留幻觉妄想,六周训练改善阴性症状。崔教授提出抗抑郁药替代方案,主张通过冥想训练结合营养调理、经络疏通实现非药物治疗。其团队开发的冥想高阶指导师培训项目,已培养专业人才推广系统化冥想训练。
研究强调冥想训练的科学实证性,通过脑电波变化、线粒体数量增加等生物标志物验证效果。崔教授认为,身心整体观是理解冥想作用的核心,中枢神经系统调控外周脏器功能的机制为冥想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