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21. 人类演化的尽头在哪里?和哈佛、MIT博后聊聊「超自然」 ft. 刘鼎、沈晨杰

00:00
02:06:08
主播信息
TIANYU2

TIANYU2

探寻未知,聊人开始。这是一档为了开拓眼界,走出自己局限而设立的播客,通过与人的对谈来试图与未知的领域和知识产生互动。
关注
TIANYU2FM
1123
每期对谈一个陌生行业。我们是天宇和天域,一名自由作者和一名创业者。我们是挚友,也是一起求知的伙伴。这是一档为了开拓眼界,走出自己局限而设立的播客,通过与人的对谈来试图与未知的领域和知识产生互动。 主持人简介: 天宇 | 大白(声调偏低):从事中日流行文化与媒介研究(文章见于澎湃新闻私家历史、网易新闻历史频道等) 天域 | 杰激(声调偏高):服装电商公司创始人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基因编辑技术应用

# 人类演化未来趋势

# 自然超自然边界探讨

# 基因编辑器官移植

# 章鱼RNA编辑机制

# 水熊虫极端生存能力

# 艺术科学跨界对话

# 生物环境适应机制

# 基因编辑伦理边界

# 基因水平生态交互

在关于人类演化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科学家与艺术家的跨界对话揭示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前沿发展。通过基因水平生态交互的研究,科学家发现生物环境适应机制的多样性,例如章鱼RNA编辑机制使其能快速响应温度变化,而水熊虫极端生存能力则为医学研究提供新思路。
基因编辑器官移植成为医学领域突破方向,中国团队已在脑死亡患者中成功测试基因编辑猪器官移植。这种技术引发的伦理争议聚焦于基因编辑伦理边界,如是否允许通过基因改造创造"超级人类",以及跨物种基因转移的潜在风险。
艺术视角下的自然超自然边界探讨通过法布里斯·伊贝尔的展览展开。其人工播种形成的山谷生态系统与作品《沙粒》中章鱼形态的基因变异意象,映射出人类演化未来趋势的想象——未来可能通过基因重组实现鳃呼吸等跨物种功能改造。
对话还涉及生物智能的多层次适应策略,对比人类通过知识传递与章鱼通过基因编辑应对环境的差异。科学家指出,自然演化本质是多样性的积累,而基因水平转移、病毒基因整合等现象揭示了生命系统的流动性与交互性,这些发现为理解人类在自然中的定位提供新维度。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