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节目围绕俄乌冲突与全球军事动态展开讨论。乌克兰首次承认F-16战机战斗损失,飞行员因俄军S-400防空导弹系统与苏-35战机引导战术的协同打击阵亡。分析指出,北约情报支援不足导致乌军对俄防空体系认知滞后,而苏-25飞行员转训F-16的肌肉记忆问题加剧了作战风险。
俄军装备调整方面,门捷列夫坦克防护改装成为焦点。通过叠加橡胶装甲、干扰机和钢架结构,俄军试图应对乌军无人机威胁,但阅兵展示的“棚式坦克”暴露出隐蔽性与识别性矛盾。与此同时,朝鲜主体炮实战损失案例显示,俄军老旧装备通过战场改装仍具生存能力,但敞开式设计使其易遭无人机精准打击。
国际军贸领域,乌兹别克斯坦采购歼-10的传闻引发关注。作为前苏联加盟国,其选择中国防空导弹系统与战斗机构建空防体系,反映中亚国家在俄乌冲突后对装备多元化的战略考量。朝鲜轰-5机队动态也被提及,该机型作为全球最后现役的轰-5部队,其维护状态引发航空技术延续性讨论。
战场战术层面,俄军电子战系统优化与导弹供应争议持续发酵。俄方通过频繁机动S-400阵地规避乌军战术导弹打击,而朝鲜疑似向俄提供北极星-2弹道导弹的消息,凸显非传统军贸对战场平衡的影响。乌军则在尝试突破俄防空网时,面临情报实时互通与跨系统协同的技术瓶颈。
节目最后强调,现代战争呈现传统装备改装与高新武器并存的复杂形态。无论是F-16的体系化作战局限,还是门捷列夫坦克的战场适应性,均揭示出军事技术迭代与实战需求间的动态博弈。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