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02 实地探访河南小县的中国汉服节:那些圈内人的苦与「美」

00:00
01:01:28
主播信息
郑风Talking

郑风Talking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郑风Talking
关注
郑风 Talking
--
郑风 Talking是一档关注社会和文化议题的谈话类播客节目。用声音记录我们的时代。 郑风,是《诗经》国风的一种,特点是深情、驳杂而充满生气。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匠心播客:艺术·文化·社会
匠心播客:艺术·文化·社会
欢迎收听匠心播客 The Creative Process Podcast 的艺术·文化·社会频道! 匠心将与您一起探索这个辽阔的世界,发觉内在的创新思维,并学习英语。在这个播客中,我们将和您一起与作家、艺术家、环保人士以及科技领域的顶尖思想家讨论他们的生活、工作和艺术实践,带您进入创意人士引人入胜的思想世界。我们的嘉宾包括诺贝尔、奥斯卡、艾美、托尼、普利策、格莱美奖等获奖者,以及学术和社会上各个领域的领袖和公众人物,邀请在此分享他们的真实经历和见解。 匠心播客的知名嘉宾包括:演员与主持人尼尔·帕特里克·哈里斯、欧洲少林方丈释恒毅、著名摄影师 马克·塞利格尔、健美运动员和政治家阿诺德·施瓦辛格、作家尼尔·盖曼、乔伊斯·卡罗尔·奥和雷蒙·斯尼奇等等。参与的博物馆和社会组织包括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史密森尼博物馆、毕加索博物馆、EARTHDAY-ORG、威尼斯双年展、泰特现代美术、欧洲委员会、地球研究所、卫城博物馆、词曲创作名人堂、普利兹克建筑奖、人类未来研究所、大皇宫、蛇形美术馆、善待动物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组织,以及牛津,斯坦福,哥伦比亚大学等等。 这些访谈由创始人兼教育家、艺术家、及作家Mia Funk主持,并受到全球各地大学与学生的支持和参与。此播客上的采访和讨论也是我们巡回展览的一部分。 www.creativeprocess.info.
15
30
小波利尼《肖邦、斯克里亚宾、斯托克豪森》
小波利尼《肖邦、斯克里亚宾、斯托克豪森》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丹尼尔·波利尼演奏肖邦、斯克里亚宾、斯托克豪森的钢琴独奏作品。丹尼尔·波利尼的演奏和他父亲一脉相承,带着年轻的活力和意大利人的热情,用他高超的技术和精致的触键,诠释这些浪漫派作品和现代作品。 丹尼尔·波利尼(Daniele Pollini)钢琴家、指挥家兼作曲家,钢琴大师毛里奇奥·波利尼的儿子。 肖邦《12首练习曲》作品10号,1832-1836年间的作品,1837年出版。献给李斯特的夫人阿古尔特伯爵夫人,后来他们的女儿科西玛嫁给理查特·华格纳。虽然作品10和作品25是在同一时间写成的,但是作品25相比起来更像音乐作品,而不是一些技术难题的攻破。 斯克里亚宾《第10钢琴奏鸣曲》作品70,作于1913年。他以客观的、理智的情感来阐述他的想法,曲风更行自由和即兴,内容更为灿烂、明亮。斯克里亚宾曾表示这部作品真正要描写的是印象中的森林。曲子中用了许多的“颤音”隐喻飞扬的双翅,因此这首作品又被称为“昆虫奏鸣曲”或是“颤音奏鸣曲”。其中高超的技巧及复杂的结构和特殊的表达方式令人叹为观止,因此一经发表就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创作之一。 斯克里亚宾为六个主题都作有标题:“非常宁静和透明的”、“隐含着极深刻热情的”、“光亮地震动着”、“充盈着感情的”、“快乐得近乎狂喜的”、“狂喜而温柔的”。乐曲营造出一种氤氲隐约的气氛,并给人以闪闪发亮的感觉,情感的表达在激动、平静、强劲、轻柔中收放自如。 斯克里亚宾《两首音诗》作品71,作于1914年。此曲清晰地展现了他创作的飘逸与冲动的精神气质,也体现了他抒情性、律动性的作曲特点。虽然作品中几乎没有旋律要素,但乐曲却非常有独创性,且力量惊人。 斯克里亚宾《五首前奏曲》作品74,作于1914年春,即他离世前一年,也是他最后创作的一组作品。作品中弥漫着不祥的气氛和深刻的痛苦,在心理上营造出剧烈的震动和粉碎性的效果,仿佛世界上一切的苦难和忧伤都浓缩在这些乐曲中。
--
24
科利亚·莱辛《车尔尼·前奏曲的艺术》
科利亚·莱辛《车尔尼·前奏曲的艺术》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科利亚·莱辛演奏车尔尼的《前奏曲的艺术》。 卡尔·车尔尼(Carl Czerny,1791年2月21日-1857年7月15日)奥地利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车尔尼是贝多芬最得意的学生,贝多芬曾在1801-1803年的三年间免费教他弹奏钢琴。他对于贝多芬的作品积极宣传,并在他的作品500号《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第四册的第二、三章中论述如何正确演奏贝多芬的作品。他能够背奏贝多芬的全部钢琴作品。车尔尼作为一名钢琴教育家,培养了弗兰兹·李斯特这样的学生。他也免费教李斯特弹琴,李斯特曾说:“我的一切都是车尔尼教我的。”作为一名钢琴作曲家,他一生写了无数钢琴练习曲,是学习钢琴的学生练习的基础教材。他的地位在于在贝多芬时代和现代钢琴演奏架起了一座桥梁。 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他总结了浪漫主义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钢琴技巧,同时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他在《钢琴理论及演奏大全》指出:“弹奏时,手的动作要藏起来,手指不可以抬得比必要时高。为了做得正确,有必要增强肌肉的内在紧张,在不破坏手指柔软运动的范围内,加入手臂的重量。”他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钢琴演奏架起了一座桥梁。 为一名钢琴教育家,车尔尼一生写了大量的钢琴练习曲,有编号的共有78本。他的练习曲强调指法技巧的发展,注重手腕动作有一定自由,同时注意应用渐强、渐弱的效果,是钢琴的基础教材。这些作品包括大量的前奏曲练习以及前奏曲与赋格作品。 《前奏曲的艺术》作品300,1834年出版,包含121首前奏曲,它们大多是20小节以内的快速跑动音型,需要演奏者具有纯熟的键盘演奏技巧与舞台表现力,但唯一的缺憾是它们没有多少内涵和意义可言,只是以纯粹的热身或炫技为目的。
17
121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