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 不甘平庸的少数者

00:00
25:33
主播信息
一南南

一南南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一南南
关注
《一人听》一南
16
总有一首歌只想一个人听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田部京子《门德尔松·无词歌集》
田部京子《门德尔松·无词歌集》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田部京子演奏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24首作品。她的演奏纯朴自然,抒情歌唱,具有东方女性演奏家的细腻与含蓄。天龙的数码录音非常出色,动态强大、音色真实,听感接近黑胶唱片。 《无词歌》,又称无言歌。是一种抒情性、歌唱性的小型器乐体裁。它象浪漫歌曲一样,配有简单的伴奏,常以钢琴独奏形式演奏,在一定的节奏音型陪衬下奏出歌唱一般的旋律线条。它既是器乐小品,其音域自然较之声乐曲更觉广一些。无言歌的结构形式除少见的奏鸣曲式外,由于音乐形象比较单一,通常采用二段体、三段体的歌曲形式。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是《无词歌》的首创者,自1830年至1845年间,共创作四十八首《无词歌》,均系钢琴小品。 贝多芬之后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颇为兴盛,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等名家都写过不少钢琴小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也正是这一时代的产物。他的《无词歌》曾编为八集出版每集均有六首曲子。 第一集(作品19)1832年在英国出版。第一集中的第三首A大调,副题为《猎歌》,旋律幽然可爱;第二集(作品30)中的第六首题为升f小调《威尼斯船歌》,旋律优美如歌;第四集(作品53)中的第二首《浮云》、第五首《民谣》较有影响;第五集(作品62)中的第五首a小调《威尼斯船歌》和第六首《春之歌》,具有浪漫主义的抒情风格;第六集(作品67)中的第四首C大调《纺歌》,用了回旋性结构,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均为名曲。第七集(作品85)、第八集(作品102),不常在音乐会演奏。 《无词歌》大部分由歌曲似的旋律及简单的伴奏所组成。这种方法为的是使旋律能在一定音型的伴奏下表露无遗。而且,《无词歌》的旋律不一定非得象歌曲一般,被限制在一定的音域之内,而可以稍稍宽广一些。有人给这些无词歌一一加上了标题,如《猎歌》、《春风》、《纺车》、《丧葬进行曲》、《春之歌》等等。采用这些标题虽然大多不是门德尔松本人的意思,但对演奏者和听众理解音乐形象是有帮助的。
29
25
莱因斯多夫《莫扎特交响曲全集》
莱因斯多夫《莫扎特交响曲全集》
这套合辑是莱因斯多夫指挥皇家爱乐乐团,演奏莫扎特的41部交响曲。在这套莱因斯多夫演绎的作品中,音乐的神韵与声音的魅力是紧密相连的,而对节奏完美的无条件关注永远不会以牺牲自由的听觉为代价。在这方面,莱因斯多夫划时代的莫扎特交响曲录音仍然是新鲜的和永恒的,即使对今天的听众也是如此。 莱因斯多夫在指挥莫扎特时最关心的是清晰,换句话说,他费尽心思通过声音这一媒介把乐谱的内容传达给听众的理解。在表面上“毫无疑问”的早期交响乐中的主要路线,特别是在交响乐的开场乐章中。第29交响曲K201(186a),从不主张独断的摇摆,而是在琴弦的纹理中占据首位,从而确保半透明的声音画面,反过来允许听众获得启发的见解,进入作曲家的形式结构、和声发展。与此同时,莱因斯多夫揭示了一个良好发展的乐句音乐特征的感觉。以《第一交响曲》的快板为例。第27交响曲K199(161b),正如第一个主题是清晰而明确的,第二个主题是温柔、活泼甚至轻快的。每个短乐句都有自己的内在生命。 重复的乐段总是被省略,也许反映了当时的惯例,或许也因为LP唱片的时间限制,莱因斯多夫通常会缩减莫扎特的交响曲的时长,从《F大调第一部交响曲》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第18交响曲》K130,在早期的作品中,长笛具有色彩的功能,用它们自己的旋律线来填充背景而不是干扰音乐的行进。这种色彩缤纷的声音写在Andantino grazioso中有一种独特的美,在拨奏低音和柔和的小提琴背景下展开。与此同时,当莱因斯多夫想要制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近乎歌剧般的声音时,他也毫不犹豫,就像在《巴黎》第一号交响曲中那样。《第31交响曲》K297(300),演奏使用了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小号和定音鼓,莫扎特自豪地指出,这是他第一次使用单簧管的交响曲。在莱因斯多夫的诠释中,作曲家的自豪感几乎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诠释的特点是对作品音调的纯粹喜悦。
13
14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