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才——《卡门》组曲
21

比才——《卡门》组曲

《卡门》是法国歌剧历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这部四幕的歌剧是由比才作曲,台本是由亨利·梅拉克和吕道维克·阿莱维据梅里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故事发生在1820年左右的西班牙塞维勒,情节很简单:烟草厂女工吉卜赛姑娘卡门使龙骑兵伍长唐·霍塞神魂颠倒。在卡门的诱惑下,霍塞逃离兵营,加入了走私贩的队伍。但不久卡门就厌倦了霍塞,并迷上了斗牛士埃斯卡米罗。霍塞恳求卡门回心转意,几番遭到拒绝。在极度痛苦、愤怒和绝望之中,霍塞杀死了卡门。
节目(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入驻蜻蜓FM官方账号。
关注
世纪颂歌—民乐演奏红色经典歌曲精选
1693
专辑收入了《爱我中华》《我的祖国》《怀念战友》《红梅赞》等耳熟能详的红色主旋律,《太湖美》《人说山西好风光》《父老乡亲》《海上丝绸之路》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各族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经典歌曲,此专辑的出版、发布力图将百年间流淌的歌声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形式再度演绎,重温经典红色歌曲,回顾党的光辉征程,表达出对中国共产党深情的拥护和坚定的信任,将爱我中华的心声传遍大江南北。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走走跳跳
349
《走走跳跳》选择莫扎特、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巴赫、约翰·施特劳斯等著名作曲家的儿童音乐作品,均为外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跟随音频内容,孩子们将听到:神奇的士兵是如何在大街上巡逻的;欧洲的宫廷里大家都喜欢用怎样的舞蹈跳舞;戏剧故事《雅典的废墟》讲的是谁的故事;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会听什么歌曲等等。
约翰·汤普森 简易钢琴教程8(音频教学版)
20
第八册的内容难度在第七册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旨在让学生在技术上达到娴熟流畅的同时,在音乐风格上也有新的掌握。 本册教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些乐谱给教师,使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自行选用。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切尔卡斯基《亨德尔、勃拉姆斯、贝尔格》
切尔卡斯基《亨德尔、勃拉姆斯、贝尔格》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切尔卡斯基,演奏亨德尔、勃拉姆斯、贝尔格、普罗科菲耶夫、肖邦的钢琴独奏作品。 亨德尔《快乐的铁匠》是一首古钢琴曲,是亨德尔所作《古钢琴组曲》第一集第五组曲中的第四乐章,后人改名为《快乐的铁匠》。乐曲由主题及五个变奏组成,被称为“咏叹调”的主题简练纯朴,跳跃却又略显单调的旋律和丁丁当当的节奏,使人联想起铁匠作坊中那种特有的愉悦气氛。 勃拉姆斯《亨德尔主题变奏曲与赋格》作品24,作于1861年。此曲在他所创作的变奏曲中最为著名,也是最出色的一首,与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贝多芬的《狄里贝亚变奏曲》并称为三大变奏曲。这部作品共有20段变奏曲与赋格,其主题采自亨德尔的古钢琴用的《3首组曲》(作于1733年)中第一首的第二乐章,亨德尔将此记为“歌调”而加上5段变奏。这部变奏曲的20段变奏曲中,第六变奏使用了赋格,第八变奏使用二声部,第十一变奏突出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的对立,第十三变奏有葬礼进行曲味道,第十六变奏使用赋格,第十九变奏为西西里舞曲牧歌的感觉,第二十二变奏为弥塞特(MUSETTO)型,第二十五变奏后是结尾赋格曲。前12段变奏都有较强的快板性格,第十三至二十变奏属慢板性质,第二十一变奏以后加强张力,有谐谑性质。另一方面看,第五、第六是小调,艾尔曼认为有森林气息,第七是舞曲性格,第九是间奏曲性格,第十七至第十九为牧歌性质。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作品1,作于1908年。此曲为单乐章,虽然黯淡色调和浪漫主义晚期的忧郁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瓦格纳和马勒的影响,但作品的丰富素材和无比自信无疑是大师手笔。 斯卡尔科塔斯《15首小变奏曲》作于1927年。 普罗科菲耶夫《d小调托卡塔》作品11,作于1912年。此曲以其尖锐的和声、钢铁般的节奏、狂野的音响效果以及标志性的敲击性弹奏成为作曲家早期风格的一首重要代表作品。 肖邦《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8,作于1844年夏天,此曲仍是肖邦与乔治·桑一起在诺安时创作的,献给波尔德伯爵。
--
16
罗比·拉卡托斯《时光流逝》
罗比·拉卡托斯《时光流逝》
这是罗比·拉卡托斯与他的合奏组发行的第三张专辑。名为《As Time Goes By》,实际上是专辑中第三曲的曲名,来自电影《卡萨布兰卡》,他下垂的啤酒肚与肥胖的脸并不是那么吸引人。如非识宝,一般人绝对不会从CD货架上将它抽出。听其它乐曲,也是出自著名影片或音乐剧等。如《教父》、《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美国往事》、《第三个男人》、《两人同路》等。演绎手法自然是潇洒自如,甚至放诞不羁。 他们演奏人们最熟悉的《教父》中的“爱情主题”,完全不按牌理出牌,可仍有无法抗拒的魅力。最有意思的是,初听我还以为,碟中最不“出格”的乐曲可能是那首出自《库班的哥萨克人》中的《红莓花儿开》。开始的钢琴、小提琴那样柔情密意,旋律与和声搓揉出的俄罗斯味十分浓烈。但后来,小号和弹拨乐立即将乐曲爵士化,可见积习难改。值得一提的是,专辑的最后一首《Spirited Away - The Name of Life》,取材自宫崎骏的动画作品《千与千寻》。这支乐队表演时的“神态”也是别具一格,异常投入。 灵活与即兴性是拉卡托斯演奏最大的特点。比如他在此碟中演奏的根据电影《卡萨布兰卡》和《教父》等电影主题曲的改编曲,听起来就和以前听到的许多常规版本完全不同,轻盈时带着质朴和自由的乡土气息,忧伤时则将吉普赛人颠沛流离的感伤表现无疑,一派小酒馆中的苦艾味道。在技巧方面,拉卡托斯的演奏更是令人瞠目,在俄罗斯民谣改编曲《黑眼睛》中,他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以独奏小提琴来摹拟吉他的弹奏与乐队中的吉他相呼应。为了制造出吉他拨、轮、弹、挑的发声效果,拉卡托斯左右开弓。更有甚者,当他左手在进行着快速的、难度极高的拨弦时,右手又在用食指和中指摹拟吉他做出轻巧的轮指弹奏。很难令人相信这奇妙的声响竟然是从小提琴这一件乐器上奏出的。
17
18
米特罗普洛斯《舒曼、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
米特罗普洛斯《舒曼、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
这张专辑是指挥家米特罗普洛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1954年8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的现场录音。曲目包括舒曼《第二交响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五交响曲》。 舒曼《C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61,从1845年岁末开始起稿,但由于他的忧郁症和欠佳的身体状况,使得这部作品于1846年10月方完成。此曲表现了苦恼与斗争的人生及命运。舒曼提笔写作此曲时,正被深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缠身而极度痛苦,他的这种悲痛情绪,在这部规模最庞大的作品中充分显露出来。虽然有些评论家赞誉此曲是舒曼的最高杰作,而且器乐法也强有力地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但从音乐内容与主题的运用上看,则有“优劣参半”之嫌,因此在音乐会上较少听到此曲的演奏。 普罗科菲耶夫《降B大调第五交响曲》作品100,作于1944年。1945年列宁格勒庆祝摆脱德军重围,3月在莫斯科举行的庆典音乐会上,由普罗科菲耶夫指挥首演。 此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在苏联时期所创作的第一部交响曲,公认是他最杰出的音乐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怀着一种信念,认为作曲家和诗人、雕塑家、画家一样,应该为人类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应该美化和保障人类的生活,他在艺术中首先应该表现出是一位公民,歌唱人类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辉的未来。在我看来,这就是艺术的不容改变的规范”。博里斯·施瓦茨认为:第五未必是一部写战争的作品,其理由是:“第五交响曲有着这么崇高、自信和明朗的诙谐的情绪。战争的思想好像很遥远。”然而,作为一个关心着自己祖国的前途与命运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在构思自己的作品时,他不可能不去关注在那个特定的时空中所发生的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的重大事件。这首乐曲表现其当时的心情,由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开始,逐渐爆发,最后是忘乎所以的欢腾。
31
8
内田光子《舒伯特钢琴作品》
内田光子《舒伯特钢琴作品》
这套合辑是钢琴家内田光子演奏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包括12部钢琴奏鸣曲、《音乐瞬间》、两部《德国舞曲》、两部《即兴曲》和钢琴小品。内田光子的演奏琴声如诉,可以瞬间触动你的心弦。内田光子的音乐性深刻而又有明晰的理智,善于营造深邃细腻的魔力,散发出有如陈年佳酿般的芳醇。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之一,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划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除了歌曲之外,舒伯特在室内乐与器乐演奏的量方面也相当丰富,21部的钢琴奏鸣曲浩浩荡荡也算是一大成就。 其中后三部奏鸣曲公认是舒伯特器乐作品当中的珠玉之作,而《第21钢琴奏鸣曲》的特色除了在歌唱性的表现相当与众不同之外,大小调之间的变换也相当耐人寻味,这两项舒伯特器乐作品的特质在此曲当中发挥到了。至于《音乐瞬间》六首小品也是一幅小天地,各有各的节奏与情绪,成为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当中相当流行的乐曲。 东方钢琴家能打入国际乐坛的不多,尤其是容易被轻视的女性,举目望去,能数出来的没有几个,而像内田光子这样能够在国际乐坛占有一席之地,并普遍得到推崇与追捧的,更是寥若晨星。内田光子,1948年出生于东京,1961年到1968年师从豪瑟,1969年得到维也纳贝多芬钢琴大赛首名后,曾经短暂跟随肯普夫与阿什肯纳齐学习,1970年得到华沙肖邦钢琴大赛第二名,1975年获得里兹国际钢琴大赛首奖,1972年起定居伦敦。内光田子于1982年在东京演出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1984年首度与柏林爱乐合作,1985年第1次在纽约演出。1985年到1986年音乐季,内田光子自任指挥与独奏,与英国室内乐团合作莫扎特钢琴协奏曲全集,1994年到1995年,在伦敦、纽约、东京、阿姆斯特丹、维也纳与萨尔兹堡等地的音乐会,内田光子则把焦点放在舒伯特与勋伯格。 内田光子已证明她有深厚的功力和独到的诠释力,表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及不流于俗的艺术家风范。她扬弃过分雕琢的演出方式,转而把焦点放在音乐本身,要在乐谱中找出合于逻辑的诠释方式,并以纯粹的声音表现出来。她说:“我必须弹出自己确信能表现出乐曲本质的乐音,并揭示作品内在的意义。”
--
78
陈玮儒:现代女娲
陈玮儒:现代女娲
*金曲奖肯定的「客家混血音乐后生」积累四年的创作,用硬摇滚的爆裂嗓音,唱出疫情时代人类的苦痛与温情。 *找来名曲「一支担竿」作词人杨政道(徐世慧、王兴宝、张堂珍)携手创作,让特有的客家故事在摇滚乐、流行民谣中尽情燃烧。 *〈现代女娲〉摇滚诠释客家远古神话就是过瘾 ; 客家新曲奖肯定的〈横打直过〉挑战横跨三个八度音的演唱,热血满点! 走进乐器行买了一把Fender Stratocaster电吉他,插上导线打开音箱破音按钮,「我爸讲海陆,我妈讲四县」的「客家混血音乐后生」陈玮儒突破过去轻民谣创作框架,长达1,460天积累的摇滚能量,唱出人类社会的焦虑、苦痛与不安。2020年,所有预料之外的事件都一一冲击着我们,陈玮儒发行全新专辑《现代女娲》,期望用音乐找回平静祥和,祈求女娲娘娘再次治愈大地,雨过天青,彩虹也会再次绽放,新的美好时代,你我还能再度重逢! 原乡竹东镇的陈玮儒,2016年发行的首张客语专辑《我爸讲海陆,我妈讲四县》唱出客语的多元声腔,一举在金曲奖获得3项入围肯定,同名单曲《我爸讲海陆,我妈讲四县》与《客家粄圆歌》分别于客家电视台的《大声My客风》、《畅歌实验所》节目单歌精选中,居于前三名的观看次数。《现代女娲》专辑同样以多元的客语声腔「四县腔」、「海陆腔」、「河婆腔」演唱,更以深厚、具故事性的创作,有张力的编曲,有力量的嗓音来呈现,是一张能够让你体验「跨声腔、国界、种族、曲风」的客语专辑。 本专辑以迷幻摇滚、硬摇滚破题,《病子歌》撕裂的嗓音,由传统客家山歌重新改编,唱出妇女怀孕害喜的苦痛,《现代女娲》蕴藏神秘感的二胡穿针引线,迎来了硬摇滚的电吉他破音燃烧鼓动,诉说女娲娘娘补天舍身救苍生的凄美神话故事。《转去竹东》、《寒夜送暖》、《横打直过》分别讲述着「亲情、友谊、理想」,三种人类一辈子难以放下的羁绊。透过《若个纸鴁仔》抒情温暖的大提琴与歌声,自由自在的飞翔到距离台湾2,738公里的热带地区,马来西亚色拉越洲,《我爱新尧湾》、《The C Ben》、《Sarawak是我的家》是三首能让你跟着舞动、欢唱的南洋客家人在异乡落地生根的励志故事。尾声,《蕾蕾嫩桍扟》以绵密的合声,光明透亮的英式摇滚曲风,诉说着冬去春来,我们会一起撑过寒冬,也将一起享受春暖花开。 本专辑由客家委员会赞助出版。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