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听2 莫扎特 《第三十九交响曲 》第三乐章(纯享版)

00:00
03:58
主播信息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上海音乐出版社入驻蜻蜓FM官方账号。
关注
世纪颂歌—民乐演奏红色经典歌曲精选
1539
专辑收入了《爱我中华》《我的祖国》《怀念战友》《红梅赞》等耳熟能详的红色主旋律,《太湖美》《人说山西好风光》《父老乡亲》《海上丝绸之路》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表达各族人民爱家乡、爱祖国的经典歌曲,此专辑的出版、发布力图将百年间流淌的歌声以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形式再度演绎,重温经典红色歌曲,回顾党的光辉征程,表达出对中国共产党深情的拥护和坚定的信任,将爱我中华的心声传遍大江南北。
孩子们的音乐之旅——走走跳跳
262
《走走跳跳》选择莫扎特、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巴赫、约翰·施特劳斯等著名作曲家的儿童音乐作品,均为外国古典音乐中的经典。跟随音频内容,孩子们将听到:神奇的士兵是如何在大街上巡逻的;欧洲的宫廷里大家都喜欢用怎样的舞蹈跳舞;戏剧故事《雅典的废墟》讲的是谁的故事;过生日的时候大家都会听什么歌曲等等。
约翰·汤普森 简易钢琴教程8(音频教学版)
29
第八册的内容难度在第七册的基础上有所提升,旨在让学生在技术上达到娴熟流畅的同时,在音乐风格上也有新的掌握。 本册教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些乐谱给教师,使他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自行选用。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薇尔德·弗朗与乔纳森·科恩指挥的阿康杰罗合奏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第一、五小提琴协奏曲》;并与中提琴家马克西姆·瑞沙诺夫合作,演奏《交响协奏曲》。这是薇尔德·弗朗的第四张个人专辑,以古典时期的莫扎特作品为主题。 《降B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K207,作于1775年4月14日。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作于1775年12月20日。此曲规模堂堂,作为一连串作品的最后十分相称。这首乐曲德国色彩非常浓厚,令人侧目;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已预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风格。在第一乐章里,全合奏的呈示部与紧跟其后的主奏呈示部之间,安插了主奏乐器的慢板序奏,这种新方法是值得注目的。此外,主奏的呈示部引子里,以曲首全乐队所奏的音形,作为主奏小提琴所奏的主题之对旋律,这也是很新鲜的。再者,以往采用回旋曲体的终乐章,都用了小步舞曲速度,况且小调的中段采用了土耳其型节奏,使得此曲面貌一新,所以其结构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这首曲子不但很美妙,而且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充分表露出青年莫扎特的一种音乐典型。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大约在1779年秋天完成于萨尔茨堡。这部作品全面地反映出他过去的成就与未来的风格特点。天才的莫扎特大大地扩充了独奏乐器与乐队形式之间的协调关系。独奏乐器小提琴与中提琴在交响乐中似乎高耸于乐队其他乐器之上,然而它们与整个乐队却是血肉相连。乐队和独奏乐器彼此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平等的伙伴。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第一呈示部的结尾,其中独奏小提琴和中提琴极为自然而和谐地从众多乐器中脱颖而出,或者不如说,独奏正是从众多乐器中“诞生”出来。就乐队本身而言,全奏插部乃是交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独奏演奏经过句时,全乐队的进入在这里也是极为重要的。
129
9
佩耶《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佩耶《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这张专辑收录莫扎特的两部杰出作品:一、单簧管演奏家葛凡斯·佩耶与瑞士指挥家彼得·马格率领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单簧管协奏曲》K.622;二、大卫·奥伊斯特拉赫与儿子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合作,演奏《交响协奏曲》,由康德拉辛指挥莫斯科爱乐乐团担任协奏。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作于1791年。此曲是莫扎特生命中最后几部作品之一,他的音乐才华也在这部作品里令人赞叹不已。虽然这时的他因为病痛、劳累、贫穷和五个子女先后去世的痛苦而备受折磨,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却一丝痛苦的痕迹都没有,他的音乐还是那么高贵而不张扬、华美而不柔媚,他给人留下的永远是开朗明快,充满生机勃发的律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把单簧管的技巧和华丽丰富的音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音乐上又自然得体,由于这首协奏曲的问世,单簧管终于在乐团里确立了自己的位置。莫扎特曾写下过这么几句话:“为升进天国而拼搏,当然是壮丽的、崇高的,但是活在这可爱的尘世同样是美好无比!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做人吧!”这就是莫扎特音乐的主题,也是我们爱这个伟大音乐家的原因。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364是一部奇特而少见的作品,它是莫扎特为小提琴和中提琴写的协奏曲,不过它与一般的协奏曲不同,它既是交响曲也是协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因为交响部分在一些段落是独立的,它并非担任协奏的角色。《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介乎于交响曲和协奏曲之间,四件独奏管乐器与乐队展开竟奏,很像是巴罗克时期的大协奏曲。全曲共分三个乐章,是传统的快慢快结构,其中慢乐章的抒情方式是典型的莫扎特风格。听这部协奏曲,从几件独奏管乐器轻灵华丽的音乐里可以感受到莫扎特与乐手们的友谊,音乐里令人心荡神驰的浪漫气息使人联想到莫扎特那场毫无结果的恋爱游戏。
101
6
列宾《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列宾《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大师瓦汀·列宾与其恩师梅纽因指挥的维也纳室内乐团合作,演奏莫扎特的三部《小提琴协奏曲》。对列宾来说,有一个名字不能不提,他就是美国著名小提琴家梅纽因,两人保持了7年亦师亦友的关系。谈及这位“忘年交”,列宾不无动情地表示:“很荣幸在我的小提琴生涯中,能由一个英雄带领去学习,我们一起游历、演奏,他给了我最大的启发。”列宾曾提到,演奏录音所有的细节处理都是与梅纽因仔细探讨过的。 《G大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216,作于1775年9月12日。此曲与《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都受法国小提琴音乐影响,第二乐章慢板来自加瓦尼亚斯与亚力山大·格南的法国色彩的影响。这首协奏曲和《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被称为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中最美丽的两部。 《D大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K211,作于1775年6月14日,此曲第二乐章有明显法国式喜剧的味道,全曲有法国式优美、典雅的风格。 《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作于1775年12月20日。此曲规模堂堂,作为一连串作品的最后十分相称。这首乐曲德国色彩非常浓厚,令人侧目;其线条之流畅,贯通全曲,单纯而朝气蓬勃的作风,已预示了次年莫扎特所具有的新风格。在第一乐章里,全合奏的呈示部与紧跟其后的主奏呈示部之间,安插了主奏乐器的慢板序奏,这种新方法是值得注目的。此外,主奏的呈示部引子里,以曲首全乐队所奏的音形,作为主奏小提琴所奏的主题之对旋律,这也是很新鲜的。再者,以往采用回旋曲体的终乐章,都用了小步舞曲速度,况且小调的中段采用了土耳其型节奏,使得此曲面貌一新,所以其结构是耐人寻味的。总之,这首曲子不但很美妙,而且洋溢着年轻人的活力,充分表露出青年莫扎特的一种音乐典型。
57
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