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不换
35

阿龙:不换

Rag阿龙将脑海中鲜明的故事一页页翻开,经历一幕幕爱人与现实的拉锯,往事经过沉淀再写成一首歌,重播著生命的轨迹,逃不了的每个人都在穿越时空的长廊,在扭曲的虫洞里,快与慢的决定权并不是线型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对往日时光的在乎轻重。 回忆像是漫步到老地方,看看一切有什么变化,或是让自己练习干脆的仪式;极致的深情可以放手,亲手把爱放到空中,是一颗红色的气球,慢慢隐没在蓝天里,缘份如此,便会坦然接受。 琴声弹奏著梦境,衬著浓烈而化不开的身影,力竭的一问一答,说遗憾倒是美化了那段亦步亦趋却始终没有前进的感情,相逢数次,离别数次,命运大概真的给过机会吧,若再回到交叉口,宁可再走一趟同样的路,至少能相识相知,深刻爱过那段,坚决不换。
节目(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杰思娱乐

杰思娱乐

一群资深音乐人创建的音乐公司,致力于音乐发行宣传/艺人活动宣传等服务 设有大陆事业部,是结合音乐及艺人的整合娱乐公司
关注
网剧《美味恋人》原声带
28
网剧《美味恋人》是由李少坤执导,徐鹤尼、王阡慧领衔主演,谢芦晶特邀出演,林亚冬、杨乃晴、郑灵主演,星野数字传媒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中野数字传媒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出品的都市爱情网络剧。该剧讲述了一场意外,让美食学院的小透明吃货少女李一诺和年少成名的当红偶像赵奕柏互换了身份,为了不被众人发现两人达成秘密协议,被迫开始了“同居” 生活。 片尾曲《醉倒在温柔里》由男主角赵奕柏的扮演者徐鹤尼特别献唱,歌曲以温暖的旋律展开,徐鹤尼动人的歌声叙述这段限定互换时光,从灵魂互换的笑料百出到彼此影响,成全对方的希望和理想,一场意外的相遇,一段短暂而深刻的记忆,徐鹤尼深情演绎角色的心路历程,令听众更加感同身受。 片头曲《手心与甜心》由超能唱的哈啾甜蜜演唱,轻快活泼的节奏,奏响心动的旋律,诉说着恋爱中的甜蜜与浪漫,日渐相处中心与心相互吸引靠近,在手心画满爱心,在陪伴中看到真心。 插曲《我试着习惯》由刘芊螢演唱,清透柔情的音色将喜欢一个人时内心纠结反复的心理活动生动呈现,“就算拒绝 我试着习惯”,因为爱所以会变得小心翼翼,但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牵挂与留恋。
左其铂:这样说好了
26
霸气新娘换新郎,错位真爱不投降!超燃爽剧《别惹前女友》由赵晴、陈立安主演,已于8月29日登陆腾讯视频,一起来看前女友如何一路逆袭成王! 插曲《这样说好了》邀请实力派音乐人左其铂演唱,旋律响起,就已经将听众拉入到故事当中,“偷偷想念、轻轻惦记”,一半甜蜜,一半苦涩,一份只能藏在心里的爱的秘密,左其铂的柔情声线充满倾诉感,将男主角默默守护的深情完美诠释,跟随左其铂的歌声共同经历、共同收获一份坚定的爱情。
徐鹤尼-勃艮第红
--
霸气新娘换新郎,错位真爱不投降!超燃爽剧《别惹前女友》由赵晴、陈立安主演,已于8月29日登陆腾讯视频,一起来看前女友如何一路逆袭成王! 徐鹤尼演唱的插曲《勃艮第红》从开篇的缓缓诉说就已捕获听众的耳朵,随着旋律的层层递进,徐鹤尼的动情演唱也将情绪充分释放,强烈的情绪极具张力与感染力,一段热烈而又真挚的情感仿佛浮现在我们眼前,歌曲最后旋律与徐鹤尼的演唱逐渐柔和,也留给听众更多想象的空间,整首歌所呈现的像勃艮第红一般热烈而又自由。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佐尔坦·科奇什《德彪西钢琴独奏作品》
佐尔坦·科奇什《德彪西钢琴独奏作品》
这张专辑是匈牙利钢琴家佐尔坦·科奇什演奏德彪西的四部钢琴独奏作品。科奇什对节奏有极强的把握能力,他的演奏有一种清新的感觉,其中音粒的效果和节奏跳跃的效果尤为迷人。 《贝加马斯克组曲》作于1890年。“贝加马斯克”是形容词,指的是“18世纪宫廷的事务”。这部组曲共8行4首曲子,依序是《前奏曲》、《小步舞曲》、《月光》和采用法国传统曲音调注入崭新气息的《巴瑟比舞曲》。其中的第三曲《月光》令德彪西名满天下,在宁静温柔的乐声中,仿佛能见到月光在湖面上荡漾,而那流动的瑟音,则带领着听众轻轻悠游。这个曼妙的乐音,至今还令无数的人们着迷不已,不但是印象音乐中精湛的作品,更是流行文化媒体的爱用配乐。 《被遗忘的意象集》作于1894年,题献给伊凡娜·雷罗尔小姐。这是德彪西在进行歌剧《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和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的创作之时开始构思创作的,是最早完成的一部“意象集”,同样是由三首曲子组成,但均无标题,仅标以相应文字介绍。作品在当时并没有发表,其中第二首经修改后成为1901年发表的钢琴组曲《为钢琴而作》中的第二首“萨拉班德舞曲”,第三首中的某些片断被用于1903年发表的钢琴组曲《版画》第三首“雨中花园”中。乐谱于1877年方出版,并命名为《被遗忘的意象集》。 《为钢琴而作》组曲,作于1901年1-4月。在德彪西的创作进程中,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关键性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华托和魏伦的《华丽节日》世界中的精神,形式上回到了“古钢琴家”的世界,处理时,古典的观点则占有上风,显然,这在德彪西的印象主义的乐曲中就不是那样显著的。同事,作为德彪西式的主要方面的和声寓言,在运用键盘乐曲来显示其中所具有的任一因素,《为钢琴而作》是第一部作品,如:不协和和弦不仅不予解决,而且可以在音程不变的情况下作连续进行;全音音阶,无声音阶以及随意性的音阶都被采用了,并且还接触到双关调性的手法。由三首作品组成。
15
13
亚当·拉罗姆《勃拉姆斯·钢琴小品辑》
亚当·拉罗姆《勃拉姆斯·钢琴小品辑》
这张专辑是法国钢琴家亚当·拉罗姆演奏勃拉姆斯的几部《钢琴小品》,包括《为原创主题而作的变奏曲》作品21之1、《钢琴小品集》作品76、《狂想曲》作品79、《间奏曲》作品117。 勃拉姆斯晚年的创作删繁就简,以钢琴小品的方式,继续为克拉拉·舒曼谱曲,抒发隐秘的爱慕。这种私密的爱慕早在他盛年大作品的慢板乐章中其实也能略窥一二,而在《间奏曲》作品117中更得到充分的展现。 勃拉姆斯的传记里提到,一直致力于推广勃拉姆斯作品的克拉拉曾致信道歉,因为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继续胜任勃拉姆斯的大作品,或许这也是勃拉姆斯晚年专注小品的原因之一? 勃拉姆斯将三首行板风格的《间奏曲》放在一起,打破了通常组曲在速度上的对比习惯,选择一步步向内延伸,将私密的心理感受充分展现。虽然作曲家本人谱上写的是《间奏曲》,自己对出版社却声称这是“三首悲伤的摇篮曲”,但实际上除了第一首还带有些许摇篮曲的特征,二三首和传统摇篮曲的风格还是相差很远的,特别是第三首甚至采用了四二拍。明显勃拉姆斯已经不在意传统对体裁的定义,也不再是在音乐层面上追求自我实现的野心和抱负,或者继承前人的“历史使命”,而只剩下对恋人纯粹的爱,还有为之半生未见的无可奈何。
26
14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1812序曲》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1812序曲》
收藏这张专辑首先是被封面深深吸引了,整个色调是纯净的蓝色,映衬着远处层叠的壮美雪山和如镜面般温柔的湖水、中间是剪影般的树林,似乎空中还飘散着淡淡的雾气,好一幅充满意境的画面,清净、梦幻、还有冷冽的感觉,让人心中不禁涌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愁绪,这不正是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所要表达的思绪吗?搭配的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和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被绝妙地编排在一起,感觉非常和谐。 重头戏柴6是吉布森指挥伦敦节日乐团,《1812序曲》《沃尔塔瓦河》是他指挥伦敦新交响乐团,虽然没有俄罗斯老牌乐团演奏的那么地道,但吉布森对于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理解也非常深刻,把作曲家内心的情绪和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亚历山大·吉布森爵士(Sir Alexander Gibson 1926.2.11-1995.1.14)苏格兰指挥家,1926年生于苏格兰的Motherwell,早年就读于位于格拉斯哥的苏格兰皇家音乐学院,后到英国伦敦、意大利的西耶纳等地进一步深造。1957年成为英格兰Saldlers Wells歌剧院的音乐总监。1959年他回到格拉斯哥,成为苏格兰皇家管弦乐团的第一位苏格兰出生的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并一直工作到1984年。1981-1983年他还是休斯顿交响乐和管弦乐团的客座指挥。1962年,他发起成立了苏格兰歌剧院,并担任其音乐总监直到1986年。1987年,为了表彰他功绩,苏格兰歌剧院决定用其音乐总监的头衔用他的姓氏吉布森(Gibson)命名。1977年,他被英国皇家封为爵士。 最值得一提的是专辑的录音,这是确实奇公司将韦金森的传奇模拟录音用20位采样、128倍超取样的方式制成CD,在DSD还未普及前,可以说这是最牛的数模转换了,当然成就了这张超级天碟。听感基本保留了韦金森录音的优点,强横的动态、宽阔的音场、绝妙的乐器平衡、甜美的音色。听过的人绝对会被深深打动、甚至迷恋。
3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