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酣得和 味足识真

00:00
04:59
主播信息
慈光文化

慈光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注
代代出圣贤的教育智慧
16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教育智慧、经验、方法,代代都出圣贤。教育很重要应该从德行扎根,重视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教育得要抓到根本。所有圣贤教育,其核心都是爱的教育。《代代出圣贤的教育智慧》,​通过讲解《左忠毅公逸事》、《师说》、《论语·论学习》、《礼记·学记》等古文名篇,由字句而义理,全面阐述和详细解释了中国古代圣贤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致广大尽精微,令人欲罢不能。
菜根谭
350
《菜根谭》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作者洪应明糅合儒家中庸、道家无为和佛家出世等思想,并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总结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则。书中包含为人处世的方法、进德修行的箴言、禅机佛理的阐发,以及钩玄探幽的哲语。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在近代逐渐引起重视,更被日本企业奉为经营管理的指南,是现代人追求心灵升华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弟子规
94
《弟子规》是中国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家庭教育宝典,代代相傅。这本书记录了长辈对晚辈充满爱的品德智慧教育。打开这本宝典,就像父母和祖辈给了我们一把金钥匙,让我们可以开启幸福美满的人生。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精神酣畅境界

# 天地和顺之气

# 粗茶淡饭真趣

# 淡泊生活真谛

# 孔子陈蔡断粮困境

# 弦歌不衰教学精神

# 困境坚守正道原则

# 志同道合互相扶持

# 克服困难坚定信心

# 恪守道德仁义

《菜根谭》中“神酣不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指出,精神酣畅境界能让人在简朴环境中感知天地和顺之气。强调人生的淡泊生活真谛在于满足粗茶淡饭真趣,而非物质财富。清贫生活可磨炼意志,与富人沉溺享乐形成对比。
孔子在周游列国时遭遇陈蔡断粮困境,弟子因饥饿病倒,他却以弦歌不衰教学精神坚持讲学,展现困境坚守正道原则。面对子路的质疑,孔子强调君子应安守穷困、恪守道德仁义,而非为生存违背原则。后世建弦歌台纪念其智慧。
在追求理想过程中,需以克服困难坚定信心,同时珍惜志同道合互相扶持的伙伴。通过乐观精神与互助成长,方能实现目标,体现《菜根谭》倡导的淡泊与坚韧并行的价值观。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菜根谭:智慧解读
菜根谭:智慧解读
公众号:周易面相大叔 ---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 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203
44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