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朗读与讲解
367

庄子朗读与讲解

主播:吉劭居
​主播:吉劭居 公众号:吉劭居 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中华文化最伟大的不朽之作
节目(25)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吉劭居

吉劭居

一个有温度有态度的经典国学交流平台。
关注
孟子朗诵与解读
291
听得懂的国学典籍
千字文朗诵与解读
499
主播:吉劭居 公众号:吉劭居 经常有听众问我:为什么叫吉劭居?吉劭居是啥意思? 简而言之,吉劭居,就是吉劭的居所,吉劭的窝。 这源于女儿小米粥幼时的创意。 话说那时我和她不是一起学习《儿童中国文化导读》么,学到《千字文》,学到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 那阵子正好在看一些名人传记,有感于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专门的藏书读书地方,而且还有雅号,比如我们熟知的“聊斋”,就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书屋;写下脍炙人口名篇《陋室铭》的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他的居所兼书房就叫“陋室”;梁启超的书斋叫“饮冰室”;叶圣陶的叫“未厌居”,然后,正在诵读永绥吉劭的小米粥脱口而出:我们的叫“吉劭居”吧。 指薪修祜,永绥吉劭。顺应自然,修德积福,薪火相传,永远平安美好。好,那就吉劭居吧! 吉劭居这几年先后完成了红楼梦、论语、老子、庄子、大学、中庸、千家诗等多部经典的朗读与讲解,现在,沿着《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顺序,让我们一起开始《千字文》的朗诵与解读吧。 《千字文》和《三字经》《百家姓》我们俗称为“三百千”。相传《千字文》是南朝的梁武帝为教育子侄而令周兴嗣所作。周兴嗣绞尽脑汁,仅用了一夜时间就完成了编撰,但当他交稿的时候,已经两鬓斑白。 周兴嗣用一千个不同的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华文化史基本轮廓,通篇脉络清晰,辞藻华丽,音韵谐美,自字引经据典,读来朗朗上口,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而今天我们重读这篇《千字文》,就如同回到了南北朝时代,与周兴嗣对面而坐,听他侃侃而谈,一切都是那么栩栩如生。
儿童中国地理故事
67
主播:吉劭居 主播公众号:吉劭居 在这里,山水与文学有机结合,地理与历史相互关联,文学与历史也就此在这片大地上有了具体而立体的坐标。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特别复杂,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不但有深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积累,还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下笔亲切有味,娓娓道来。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共14册:天府之国、洞庭南北、千里中原、黄土高原、祁连内外、云贵山中、岭南天地、东南丘陵、江淮水乡、白山黑水、内蒙古高原、天山南北、世界屋脊、海上明珠,共254篇。 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中国地理,用诗意的语言赞美大地,将绮丽的风景与迷人的风情,立体地呈现。 丰满的知识体系,极具美感的语言,诗情画意,妙趣横生,让天地浩然之正气,在小小童心中萌芽。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走进《孟子》| “走进经典”系列
走进《孟子》| “走进经典”系列
一、【作者简介】 陈达隆,旅美学者,融会中西,深研中华传统文化数十年。其学以古圣贤为师,出入各家学术,贯通儒释道精髓。 长期讲学于国内外。在北京发起创立燕京同道书院和燕京读书会,十几年来致力于深耕社会有志青年,定期指导精读经典,组织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蜚声于京城国学界。 在长期教学中形成了独特的学习方法路径:对面亲聆,体贴古人。由此突破古今学术的局限,亲见中华古圣贤的境界传承,揭示中华传统的生命智慧之道。 二、【专辑简介】 《走进孟子》,是《走进经典》的系列课程之一。 27节精炼讲解,引领听众走进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视角,还原经典的内在脉络,亲见古人作经典的用心和境界。 每天10分钟,带给你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 孟子生活在先秦的战国时期,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后世被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一百多年来,随着西方文明输入“启蒙”,“圣人”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孟子作为教条退出去,出现越来越多批评孟子的声音。 这是出现在历史大转折时代的历史现象。 孟子对我们当代人,这个意义在哪里?这是我们今天要讲孟子的原因。 孟子的特点,一是“敢说话”,诠释尧舜、孔子等古圣人的思想,譬喻生动淋漓尽致,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二是他“善辩”,说理透彻,言辞犀利,因此也是历史上和学术争论关系最密切的一位人物。 围绕孟子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争议,这些解读或“诠释都出于某种时代的原因而陷于先入为主的框架之中,从来没有人老老实实地去听孟子讲话、去读懂孟子。一百年来的混乱现象,源于两千年来没有人真正了解孟子的原意。自然也就没有可能向后代传递孟子的真精神。 我们先要弄清楚,孟子在他那个时代是个什么人,他本来在讲什么。这个道理,是不是不难理解啊?好比一个说向南,一个说向北。你总得先找到北、先认得北。 我们介绍这个课程,具有正本清源的意义: (1)从源头上讲清楚,孟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孟子思想到底反映了什么样的人格境界,孟子到底在说什么。 (2)聚焦于孟子说“性善”的原理。 这是孟子全部思想主张的核心与基础。抓住这个核心,孟子究竟讲什么、主张什么就一目了然。 (3)孟子说“性善”,原本不是今人所谓“性善论”、不是“人性的哲学”。所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诠释的,无论是反对还是维护孟子的,都读错了。 (4)我们要从经典文本入手,看看孟子究竟讲什么。
108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