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池1 杨凤池 咨询室的十八种语言

00:00
01:26:17
主播信息
解忧心理社

解忧心理社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每日心理学
12
也许此刻的你正被情绪困扰的无法入眠,也许此刻的你在迷茫焦虑自己的未来,也许此刻的你对爱人有诸多不满。 焦虑来源于未知,不满来源于期待,你的内心其实告诉了你答案,但你或许还没有察觉。 免费获得完整版请微信关注【解忧心理社】 只要你需要,我们就在!微信关注【解忧心理社】,后台回复【1】就可以免费体验1小时心理轻诊了。 你将获得 1、摆脱职场焦虑,释放生活压力 2、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拓宽人际圈 3、升职加薪快人一步 4、掌握爱情主动权,轻松搞定另一半
周依慧 让内在小孩重生内在小孩疗愈课
--
周依慧 让内在小孩重生内在小孩疗愈课 课程+冥想+功课 共20讲
周依慧 疗愈女性能量 女性蜕变营 30讲
12
周依慧 疗愈女性能量 30天深度陪伴女性蜕变营 共30讲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思源读书《合作取向治疗》
思源读书《合作取向治疗》
这本书介绍《合作取向治疗》的相关内容。 对可能性的重视为参与治疗的人营造出一个对话空间,使得日常生活中难以呈现的部分得以充分显现,这些部分同样是自我建构和成长的重要方面。合作取向治疗的另一个特征是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对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心理治疗对语言的应用大体偏重于三个层面:宣泄、表达、解释。从主体与客体的角度讲,这些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语言来获取某个对象或意义。在一般的治疗中,当来访者叙述一件事情时,治疗师关注的焦点通常会放在事情所包含的意义上,语言被用来阐述在讲述的背后隐藏的意义,以达成对事情本质的理解,获得某种领会。合作取向治疗对语言的看法受到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影响,他们着重强调语言的叙述层面。依照传统的看法,人内心的改变主要基于他的感受和看待事物的观点的变化:而从合作取向治疗的角度看,一个人对他自身和事物的叙述本身就蕴含着改变的成分。在临床治疗中经常发生的情形是,来访者会以不同的方式讲述他们生活中的同一个事件,比如对某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从恐惧、愤怒到谅解,通过反复的讲述,他们对事件的理解和感受发生了变化,这些不同的叙述构成了来访者与事件建立关联的不同的方面,同时也是来访者建构自身的重要途径。“这种一再描绘的过程,使得生命本身成为通过各种被述说的故事编织而成的布匹。”
45
1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