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者刘轩公开课|疫情之下,人人必备的心理调节术
21

心理学者刘轩公开课|疫情之下,人人必备的心理调节术

主播:刘墉
致力于运用心理学,透过文字、课程和音乐,帮助人们建立正向、富足、值得回味的人生。
节目(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刘墉

刘墉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刘墉
关注
刘轩个人电台 | HOW TO 人生学
76
Hello! 欢迎收听: 刘轩的 How to 人生学 这里不会教你如何培养硬实力,不会讨论把人塞进同种框架的成功学。 在这,你会听到一些学校没教的、但对于好好生活很重要的心理技能。
心理学者刘轩公开课|疫情之下,人人必备的心理调节术
21
致力于运用心理学,透过文字、课程和音乐,帮助人们建立正向、富足、值得回味的人生。
刘轩丨幸福的最小行动
49
刘轩 畅销书作家,音乐制作人,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博士候选人,“我是演说家”冠军。著有心理学畅销书《助你好运》,在线心理课《巧用心理学,过更有效率的人生》。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思源读书《合作取向治疗》
思源读书《合作取向治疗》
这本书介绍《合作取向治疗》的相关内容。 对可能性的重视为参与治疗的人营造出一个对话空间,使得日常生活中难以呈现的部分得以充分显现,这些部分同样是自我建构和成长的重要方面。合作取向治疗的另一个特征是重视语言的作用。语言对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心理治疗对语言的应用大体偏重于三个层面:宣泄、表达、解释。从主体与客体的角度讲,这些方式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语言来获取某个对象或意义。在一般的治疗中,当来访者叙述一件事情时,治疗师关注的焦点通常会放在事情所包含的意义上,语言被用来阐述在讲述的背后隐藏的意义,以达成对事情本质的理解,获得某种领会。合作取向治疗对语言的看法受到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影响,他们着重强调语言的叙述层面。依照传统的看法,人内心的改变主要基于他的感受和看待事物的观点的变化:而从合作取向治疗的角度看,一个人对他自身和事物的叙述本身就蕴含着改变的成分。在临床治疗中经常发生的情形是,来访者会以不同的方式讲述他们生活中的同一个事件,比如对某个家庭成员的行为,从恐惧、愤怒到谅解,通过反复的讲述,他们对事件的理解和感受发生了变化,这些不同的叙述构成了来访者与事件建立关联的不同的方面,同时也是来访者建构自身的重要途径。“这种一再描绘的过程,使得生命本身成为通过各种被述说的故事编织而成的布匹。”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