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公告牌

犀牛公告牌

主播:犀牛1
犀牛视角,懂你所要
节目(1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犀牛1

犀牛1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犀牛1
关注
犀牛信箱
--
总有一个故事是你想告诉我的,来吧,告诉我,同时也可以告诉他……
犀牛谍报
--
科技圈消息不定时推送,关注我就对了
犀牛金曲馆
36
犀牛能量音乐,尽在犀牛金曲馆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劳(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阿劳(3)》
这张专辑收录了克劳迪奥·阿劳演奏的录音,包括肖邦、李斯特、舒伯特、德彪西、莫扎特的作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阿劳诠释的莫扎特。无论阿劳录制《幻想曲》K.475时,是否比他在1930年代减少运用对比,但是我们耳朵听到的是阿劳的对比并没有特别比使用古钢琴夸张,虽然音色相当丰富,不过阿劳一直保持着如水晶般清澈透明的音色,这也是阿劳音乐最主要的特色。关于《幻想曲》最后的评语是:阿劳把这首曲子诠释为由两个部份所组成的作品,而不像奏鸣曲K.457般的分成序奏与本体。尽管莫扎特很明显的希望这两个部份合为一体,但我认为,阿劳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即使是与《c小调奏鸣曲》相比,《幻想曲》无论结构或戏剧性都过于庞大。 肖邦的前奏曲可以称之为“一组”吗?鲁宾斯坦与李希特在音乐会中只演奏作品28的这一组,而如同其它现代主流钢琴家,阿劳坚决认为这二十四首前奏曲就是完整的一组。产生争议的原因在于调性问的关系等问题上,阿劳当然先入为主的偏好大型作品,于是他理所当然地把这二十四首前奏曲视为同一部作品。如果以大型作品的角度来看,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让这些短曲有足够的份量。阿劳的风格与音色相当了不得,几乎只演奏一页的长度就能感受到与更长一点乐曲同样丰富的内容。或许最明显的例子就是《B小调第六号前奏曲》。双手几乎是同等突出,如悲伤钟声的右手部份为左手的旋律增添了能够引起怜悯的感伤力。真是非常特别的经验。阿劳在诠释肖邦“激动地”与“活泼地”这两种标记的作品也非常成功。第一首前奏曲“激动地”中,阿劳在二十秒内表现出两种不同对比,“活泼地”第三、十一与十九号的速度虽然不是依照原有的速度指示演奏,然而曲中依然洋溢着爽朗活泼的气氛。
--
41
群星:电视剧《乘风少年》原声大碟
群星:电视剧《乘风少年》原声大碟
《乘风少年》是由中国移动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出品,联合慈文传媒倾力打造,李南执导,伍嘉成、杨昊铭、邓泽鸣、罗杰、温心、丁嘉文、黄子恒、丁立、阮泽轶、蔡正杰等主演的青春励志剧。该剧主要讲述了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为站上荣耀舞台,一路逆风成长的故事 同名原声歌曲大碟由星火映画倾力打造,音乐总监萧旭甫全程监制统筹。 陆星皓个人角色曲《记号》 由慈文传媒艺人、《明日之子》选手邓泽鸣演唱,干净的声音将少年心事娓娓道来,虽然分隔两地,但依然感谢曾经一起的时光,感谢曾经一起的美好,就让我慢慢将你忘记。 插曲《Be my love》 由生命树创作(孙燕姿《跳舞的梵谷》制作人)、陈谦文演唱的《Be my love》,是雨天梁晨轩遇到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粉丝许静,感谢有你(们)一路相伴,纵使我在谷底也不离不弃,你(们)永远都是我的最爱。 同名插曲《乘风少年》 伍嘉成、邓泽鸣、丁嘉文、黄子恒共同献唱,是未来队舞蹈歌曲,也是他们团体在舞台上自创的一首魅力十足的歌,伴随帅气酷炫的舞蹈,将最好的他们展现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也展现给每一个观众和粉丝。 插曲《绝不投降》《云端》 伍嘉成、邓泽鸣、黄子恒共同献唱,《绝不投降》作为一首快节奏的带有说唱的歌曲,体现了少年们虽然遇到各种困难,但仍然坚定梦想不放弃的精神。而《云端》则是一首中国风歌曲,讲述了赵云赵子龙忠义救主的故事,也体现了少年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插曲《WAI》 由HIPHOP男团BOY STORY演唱,歌曲表现了少年们在选秀道路上,遇到质疑、遇到黑粉、黑料等负面的时候自己的真实表达,只要坚定的做自己,坚持本心,就是对自己最好的答复。 《乘风少年》音乐大碟在音乐宣发上别出心裁,随着剧情的推进,结合着剧集本身是成团选秀的形式,以乘风少年团选手参加选秀,到参与舞台公演,再到最后的成团出道,以音乐的形式给大家展现男团们为了追求梦想追求音乐道路的努力不懈与拼搏!
12
21
斯塔克《舒曼、拉罗、圣-桑大提琴协奏曲》
斯塔克《舒曼、拉罗、圣-桑大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大提琴演奏家斯塔克与斯克洛瓦切夫斯基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舒曼、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与多拉蒂指挥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演奏圣-桑《大提琴协奏曲》。1962年和1964年在英国录制,采用独特的35mm电影胶片录音技术,比传统录音磁带拥有更凌厉的动态,更清晰的音质和更敏锐的瞬态反应,并几乎没有嘶嘶的底噪声。 舒曼《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29,作于1850年。当时舒曼就任杜塞道夫市音乐总监,精神也较为安定。舒曼对大提琴的音色甚感魅力,写出这首全曲充满浪漫的忧愁气氛的协奏曲。 拉罗《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877年秋天,拉罗将此曲题献给大提琴家阿道夫·费雪。采用了西班牙民族音乐的要素,乐曲既带有浓厚的西班牙乡土色彩,也呈现出精致、潇洒、优美的典型法国风格。宽广连绵的主题个性特征,贯穿于全曲的民族气息,独特的节奏处理,显示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意味。作曲家对大提琴这一很人容易被乐队淹没的乐器加以精心安排和巧妙处理,使乐曲整体十分融合平衡,独奏与乐队彼此衔接得非常贴切,获得了最佳效果,成为大提琴文库中珍贵得一曲。 圣-桑《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33,作于1872年,全曲可分为三个部分,因其间没有明显的分割而常被认为是一部单曲。曲子以一个突如其来的强音开始,随后第一主题便暴风骤雨般地汹涌而来。在接下来的两三分钟内,这个主题反复重现,并由大提琴扩展到长笛、单簧管、小提琴,直到把整个乐队拖进来,以展现宏大的气势。第二部分,曲调优美而舒缓,极富歌唱性,大提琴的投入循序渐进,表达一次比一次充沛,如同一名舞者从青涩走向圆熟。第三部分又再现了第一主题,只是层次更加复杂,旋律比在第一部分中更加雄厚和沉稳。整部曲子绚丽多彩、形式严谨,表现出热情的自由幻想与纯法国式的典雅相结合的特色。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