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usical Radio 音乐剧电台
56

iMusical Radio 音乐剧电台

【iMusical Radio】(音乐剧电台),带你走进音乐剧的世界。 iM电台共分四大板块 1.【剧组面对面】:音乐剧剧组专访 2.【卡司驾到】 :音乐剧演员专访 3.【爱聊音乐剧】:音乐剧主创等相关人员专访 4.【剧在上海】 :为大家带来上海最新音乐剧演出推荐 更多音乐剧内容请关注www.iMusical.cn

音乐剧演员专访

音乐剧剧组专访

节目(23)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RadioX拾音

RadioX拾音

传递声音的力量
关注
iMusical Radio 音乐剧电台
56
【iMusical Radio】(音乐剧电台),带你走进音乐剧的世界。 iM电台共分四大板块 1.【剧组面对面】:音乐剧剧组专访 2.【卡司驾到】 :音乐剧演员专访 3.【爱聊音乐剧】:音乐剧主创等相关人员专访 4.【剧在上海】 :为大家带来上海最新音乐剧演出推荐 更多音乐剧内容请关注www.iMusical.cn
发光实验室 Sparkling Lab
--
「发光实验室」是RadioX旗下专注于现场音乐的电台节目,流连于Livehouse、音乐节等音乐现场,为你发掘闪闪发光的宝藏音乐人,带来最具现场感的听觉享受。
人生建筑事务所
--
RadioX旗下以建筑为话题的圆桌谈话类节目。我们关注建筑与人的关系,希望与大家一起解构建筑与人生交织缠绕的城市多面体,自由地阅读建筑、融入城市、体味人生。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约翰·威廉姆斯《演奏巴赫作品》
约翰·威廉姆斯《演奏巴赫作品》
这套4CD合辑收录了约翰·威廉姆斯演奏巴赫作品的吉他改编版本,包括鲁特琴组曲、前奏曲与赋格、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组曲、奏鸣曲、三重奏鸣曲、意大利协奏曲、法国组曲、英国组曲等。《企鹅唱片指南》评价三星。 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1941年4月24日-)澳大利亚吉他演奏家。他是当今世界最受人尊敬的吉他演奏大师,也是当代最重要的吉他演奏家之一。在当今国际乐坛上,约翰·威廉姆斯是最具有才华并享有盛誉的吉他大师之一,他通过多张畅销专辑,以及精彩的现场演出,使得古典吉他受到了现代观众的喜爱。威廉姆斯在年轻的时候被人称为是“吉他王子”,之后,人们称呼他为“吉他之王”。从初学吉他到“吉他王子”再到“吉他之王”,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到威廉姆斯的人生轨迹,也可以了解古典吉他的发展历程。 约翰·威廉姆斯于1941年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他从小就开始学琴,当回顾最初的学琴经历的时候,他并没有什么叫苦连天的无限感慨,也没有泪眼朦胧的忆苦思甜,只是轻描淡写地说“父亲教得好,自己很幸运”。威廉姆斯17岁时举行了他的首场职业性演出,随即引起轰动,之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吉他演奏家的职业生涯。对于一位吉他演奏家而言,手中的吉他至关重要,威廉姆斯多年来习惯使用制作家斯莫尔曼制作的吉他,他觉得斯莫尔曼的吉他,给了他很多的艺术灵感。 约翰·威廉姆斯说,弹奏斯莫尔曼制作的吉他,就像和一个人谈话一样,能不断的接收到信息反馈,手中的吉他会给你灵感,鼓励你演奏的更好。威廉姆斯在故乡澳大利亚接受到了最初的音乐教育,也是在这儿,他得到了最为称心如意的吉他。虽然威廉姆斯在十几岁时就离开了澳大利亚,但是,他和故乡的音乐情缘,却一直在延续着。 在约翰·威廉姆斯的吉他演奏生涯中,除了父亲对他的言传身教之外,有两位吉他大师也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位是杨戈·赖因哈特,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塞戈维亚。塞戈维亚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吉他演奏家、教育家,他丰富了吉他的曲目,并提高了吉他在乐器中的地位,塞戈维亚被称为“吉他皇帝”。在少年时期,威廉姆斯就受到这位“吉他皇帝”的赏识,并得到他很多的帮助。
43
57
穆蒂《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穆蒂《2004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2004年1月1日,意大利人里卡尔多·穆蒂第四次站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上,前三次分别是在1993、1997以及2000年。而此番穆蒂一出场就给了观众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形象——一副金色边眼镜配合他的服饰装扮更显出一份儒雅气质。虽然岁月不饶人,但穆蒂依然力图保持一份年轻的活力。而在这场盛会上,穆蒂一共挑选了7首第一次在新年音乐会中上演的曲目,所以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对于传统曲目的演绎,也显示出全新的创意。 岁月不饶人,穆蒂的此次登台也戴上了一副眼镜,不得不让人回想起他第一次登台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时的意气风发。对于穆蒂来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历史的流淌也像他人生经历的流淌一样,在21世纪到来之后,岁月的痕迹也鲜明地雕刻在了他的脸上。 这一年上半场的曲目单非常意味深长,虽然仅有一首小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但却有四首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作品。因为这一年是老约翰·施特劳斯诞辰200周年,所以他的分量也比往年更重一些。上半场甚至还选择了一首老约翰·施特劳斯少见的圆舞曲:《夜莺圆舞曲》。在这首圆舞曲中,我们可以听到由长笛演奏出的灵动婉转的音型,寓情于景地描绘了夜莺歌唱的特点。这也是施特劳斯家族惯用的一种作曲手法。 穆蒂采用了他一贯的简约的处理手法,不带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将一首作品言简意赅地呈现给大家。比如,在这一年音乐会的约瑟夫·兰纳的《皇宫舞台圆舞曲》中,穆蒂删除了第一主题中的大提琴声部的旋律,让这个主题由原先的复调音乐变成了现在的主调音乐。而大提琴主题的回归我们可以在2008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再次听到。与2008年那种浓妆重彩的版本比起来,穆蒂的版本听起来更清淡素雅,返璞归真。 这一年能留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虽并不多,却也代表了穆蒂艺术造诣的精华。也许这跟这一年曲目的处理水准在整体上较为平均有关。诸如《天体乐声圆舞曲》和《加速圆舞曲》一唱三叹、流光溢彩的处理其实还是很有亮点的。穆蒂也与哈农库特相似,在诸多小圆舞曲中都保留了反复处理,而且细腻敏感地挖掘着作品的细节。
30
22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20世纪伟大钢琴家《鲁宾斯坦(3)》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图尔·鲁宾斯坦的演奏录音,包括贝多芬、法朗克、舒伯特、勃拉姆斯、舒曼的钢琴独奏作品。 除了肖邦的作品之外,贝多芬、舒曼和勃拉姆斯的键盘作品大量地出现在鲁宾斯坦的节目单上。鲁宾斯坦演奏为数众多的贝多芬的奏鸣曲,但是在他漫长的职业演奏生涯中,有两首特别地是他的最爱。其一为《热情》奏鸣曲(作品五十七);另一为降E大调奏鸣曲作品三十一之三。阿图尔·鲁宾斯坦录制了三次的降E大调奏鸣曲,这里所收录的是第二次、于1964年的录音。这首生气蓬勃、热情洋溢的作品之所以强烈吸引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如歌的音色、钢琴的优雅和旋律的激荡(特别是其第二和第四乐章)的独特结合一种阿图尔·鲁宾斯坦富有的特质。阿图尔·鲁宾斯坦诠释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相当有说服力的,他演奏这位作曲家的方式也许曾受过已被遗忘的法国钢琴家艾杜瓦·里斯勒(Edouard Risler)的影响,年轻的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经听过他演奏全本的贝多芬奏鸣曲。“直到现在,”阿图尔·鲁宾斯坦在自传中回忆到:“我再也没有听过任何人能演奏这些奏鸣曲如同黎斯勒一般美丽而动人,他忠实的演奏它们,就好像它们对他说话一样,显现了这些钜作的高度浪漫本质。人们似乎忘记贝多芬是第一位可被称为“浪漫派”的作曲家,简而言之,他利用自己的创作天分,在他的音乐中刻画出他的绝望、他的欢乐、他对自然的感受、他的愤怒的爆发,最重要地,他的爱。他利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完美地展现这些情绪。谈论贝多芬时,再也没有比“古典”这样的字眼更令我陌生的了。” 鲁宾斯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的终身奉献斑斑可考。事宾上,他在1971年表示:“勃拉姆斯的音乐和我关系紧密尤甚于我那伟大的同胞肖邦。早年我有幸成为约瑟夫·约阿希姆——传奇的勃拉姆斯的诠释者、建言者和友人的门生,经由他我一阅始就浸淫在勃拉姆斯的音乐中。记住,我十岁那年勃拉姆斯才离世,所以对我来说他是在世的作曲家,而非“老大师”。现在我仍然以这样的感觉来接近他的音乐,以我自己的方式,尝试演奏出早年成长时所喜爱的那位勃拉姆斯的本质。”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