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电台
61

浣熊电台

以黑胶唱片及唱片文化为核心,生动讲述唱片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来和浣熊唱片一起,听点好的!
节目(36)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浣熊唱片

浣熊唱片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浣熊唱片
关注
浣熊电台
61
以黑胶唱片及唱片文化为核心,生动讲述唱片背后的历史、人文故事,来和浣熊唱片一起,听点好的!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赫克、海尔姆申《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
赫克、海尔姆申《勃拉姆斯·大提琴奏鸣曲》
这张专辑是大提琴家玛丽-伊丽莎白·赫克与钢琴家马丁·海尔姆申合作,演奏勃拉姆斯的两部《大提琴奏鸣曲》。 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五部《大提琴奏鸣曲》堪称音乐史上的里程碑。受其影响和启发,勃拉姆斯也创作了两部《大提琴奏鸣曲》,但是创作年代却相隔了二十多年。《第一奏鸣曲》多有室内乐风格,以较低的音区表现沉郁凄苦之情;《第二奏鸣曲》则具有戏剧性和交响乐写作手法,有较多的高音区明亮音色,具备明朗热情的性格。两首作品均美不胜收,以直入人心的旋律和细腻的感情表达成为具有深远影响的室内乐精品。 《e小调第一大提琴奏鸣曲》作品38,完成于1865年。其时勃拉姆斯正经历丧母之痛。太多的哀恸与忧郁,难言的心思愁绪,以及回忆中的欢笑与相聚等等,均以一把大提琴和一架钢琴之间绵绵不尽的对话展开,成就了这首三个乐章均为小调的、气息宽广朴实动人的佳作。 《F大调第二大提琴奏鸣曲》作品99,与《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同时完成于1886年,瑞士托恩湖畔。此时五十岁开外的勃拉姆斯已经完成了四首交响曲,具备更完善的创作技巧和更成熟的思想境界,正处于创作顶峰期。这首奏鸣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乐句宽广,乐思充满欢乐与伤感等多重意味,成为勃拉姆斯的力作之一。
86
7
世界伟大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世界伟大音乐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这张专辑收录了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代表性录音:1、由海廷克指挥演奏的理查·施特劳斯《阿尔卑斯交响曲》、贝多芬《埃格蒙特序曲》、舒曼《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第一乐章、马勒《G大调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2、由多拉蒂指挥演奏的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3、由钢琴家达维多维奇演奏、雅尔维指挥的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Concertgebouw Amsterdam)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由于对建筑声学的高度重视,因此与波士顿交响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一同被视为是世界上最佳的音乐厅。音乐厅的建筑师为阿道尔夫·理查德·凡·亨特(Adolf Leonard van Gendt),其灵感来自于两年前建造的莱比锡新布商大厦(NeueGewandhaus,毁于1943年)。1883年,音乐厅开始动工,地点位于当时阿姆斯特丹市外新阿姆斯特尔的一片牧草地。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音乐建筑物之一,它是音响效果突出的音乐殿堂。在建造音乐厅的年代,声学被视为某种“黑魔法”。设计者是根据在过去尚未了解的科学(即使在今日依旧没有完全了解)来绘制。音乐厅完工之后,由于声学的表现不佳,因而投入大量心力去微调听觉氛围。在之后的整修工程中,会特别去注意不要修改过去内部装潢所使用的素材。1980年代,在发现音乐厅正在缓慢下沉后,开始筹措资金以进行更新。音乐厅扩建工程的建筑师由Pi De Bruijn担任。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这支令无数爱乐者眼睛发亮的“古董乐团”位列世界十大管弦乐团之一。在现任首席指挥马里斯·杨松斯之前,乐团已经走过了四位大师的时代,每一次接力棒的交接几乎都会创造一项新的纪录,使乐团的地位与声望不断飙升。1988年,乐团在纪念一百周年活动中被封为“皇家”的称号,以示其地位之尊。可以说,享誉世界的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是久经历练的“百年老团”,是环绕着“皇家”光环的音乐使者,更是享誉世界的“音乐梦之队”。 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演奏音色优美,独奏部分赏心悦目,那“天鹅绒般的弦乐”、“金质的铜管”和“最具典型荷兰特色的木管”,将为乐迷呈现“风车王国”的独特情韵。
15
6
古尔德遇见梅纽因
古尔德遇见梅纽因
这张专辑收录了正值盛年的古尔德和梅纽因合作的小提琴与钢琴的作品,包括巴赫《第四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第十小提琴奏鸣曲》及勋伯格的一首《幻想曲》。企鹅评价三星,评语称:“不管你是不是古尔德的崇拜者,万勿错过它的独辟蹊径但尘封已久的唱片录音。他的处理方法虽然怪,却另有一种阳刚之气,令人心驰神往。” 巴赫的小提琴奏鸣曲是为小提琴与harpsichord(大键琴)创作的,但录制的时候,古尔德破天荒的没用大键琴来还原那种清脆的效果,而使用斯坦威大三角琴与梅纽因的小提琴合作。古尔德钢琴演奏的部分,仍然采用“非连音”的演奏法,声部很简约,但能听出来他对左手的重视程度,甚至比右手要高的多。除去他特殊的音色偏好,他的大脑想象力确实无法临摹。 巴赫《c小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BMV1017。1.西西里慢板,西西里舞曲感伤而如泣如诉的风格。二段体,各段分别反复。第一段旋律即巴赫《马太受难曲》中女低音咏叹调《神啊,请怜悯我们》。2.快板,雄壮而有力,三段体。3.慢板,如夏夜般温暧、宁静和柔美,主旋律充满强弱变比,给人以应答的感觉。4.快板,富有生气,二段体,各段都有反复。 贝多芬《G大调第十小提琴奏鸣曲》作品96,作于1811—1812年。此曲洋溢着丰盈的幻想与晚年的达观心境,充满了自由浪漫气息。 勋伯格《小提琴与钢琴幻想曲》作品47,作于1949年3月。是他最后完成的乐器作品,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极高。此曲中某些相似于慢速华尔兹、谐谑曲、艺术歌曲也被12音体系奇怪地变形了。勋伯格不知怎的,用完全不合理的方法综合了完全合理的技术要求。
6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