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植物小百科

趣味植物小百科

小朋友,你知道什么是植物吗?也许你会说植物有绿色的叶子,有五颜六色的花朵。但其实对于植物来说,还是很难严格定义的。一般来说,有叶绿素能通过光合作用取得营养是植物的第一特征,菌类植物、腐生植物、寄生植物却是例外。植物学界沿用的植物分类系统将植物分为了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那究竟哪些植物会被归属于低等植物,哪些植物又被归属于高等植物呢?快来听一听吧!
节目(55)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七个小土豆

七个小土豆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宇宙航行记1之地球往事
36
很久很久以后,地球上的人类和动物、花草树木,突然间全都消失了。地球变成一半陆地,一半海洋。 又过了很久很久,陆地被海水淹没,而以前的海洋,慢慢出现很多陆地,陆地面积越来越大,连成一片,形成一块叫海山的大陆。 海山大陆从海里长出来的时候,上面爬满了一种小动物,名字叫做长右,长右的头长得像大象,有长长的牙齿和鼻子,身子像猿猴一样灵活,他们还长着像气球一样漂亮的透明尾巴。几万年过去了,长右们遍布整个海山大陆。它们像人类一样,建立了帝国、医院、商场、科学馆、学校等机构。 洛洛和花花是一对长右双胞胎,对人类的历史非常感兴趣。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他们居然救到了一个自外太空返回地球的人类,甚至因此开启了一段太空旅程... 亮点: 【多播】分角色扮演,更生动形象 【脑洞】对未来世界的无限遐想 【穿梭】用未来视角重塑对今天的感知 适宜人群: 6-12岁 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的人 对太空、星系感兴趣的人 你将获得: 一场惊心动魄的拯救行动 一次危机重重的冒险旅程 信任与猜疑,团结与分裂 一个充满未知的精彩故事
天啦噜,灾难来了!
15
天啦噜,是一只活泼好动的小老鼠,他胆大心细足智多谋;胖嘟嘟,是天啦噜的好朋友,常年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它学识渊博,整日手不离书。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了许多的自然灾害,比如地震啦,泥石流啦,还有天上下的酸雨啦,以及可怕核辐射啦。等等等。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天啦噜通过他的聪明才智结合胖嘟嘟的百宝箱大脑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并且在灾难中学会了很多逃生的本领,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小朋友们我们来听一听吧。
崛起吧,泰坦恐龙小松松
81
小朋友们,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中生代白垩纪。白垩纪是地质年代中的中生代的最后一个时期,历时8000万年。位于侏罗纪和古近纪之间,是一个爬虫类在地球上活跃的时期。 在白垩纪,霸王龙,棘龙等大型肉食恐龙纷纷出现,长颈的泰坦巨龙,我国的黄河巨龙等超大型恐龙也在这个时期大放异彩,水中的沧龙,帝鳄等雄霸一方,还有能飞的翼龙,翼手龙等,天上地下,海陆空各显神通。 我国出土了数量庞大品种繁多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对世界恐龙研究来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创造了“世界馆藏恐龙蛋数量第一”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四川自贡,云南禄丰,浙江东阳,广东南雄,甘肃永靖,山东诸城,河南西峡等都挖掘出了大量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想想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曾经生活着这些大家伙们,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我们的故事就从白垩纪时期一个恐龙蛋开始,一个还在蛋壳里的没有孵化的小恐龙正在努力破壳而出,走向他的新生活。小恐龙成长的道路经历艰难险阻,妙趣横生,不同种类的恐龙纷纷出现,精彩纷呈,让我们一起走进《崛起吧!泰坦恐龙小松松----小恐龙松松的奇幻旅行》吧。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1、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2、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3、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4、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5、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6、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7、 太阳系九大行星 的位置: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 8、九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冥)。 9、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10、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11、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核聚变反应。 1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3、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4、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 (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5、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6、 太阳黑子 的变化周期11年。 1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8、月相新月、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残月 19、月相变化规律:上上西西(上弦月),下下东东(下弦月) 20、星期的由来:朔望两弦四相。 21、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 上天。 22、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23、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1970年“东方红”一号、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4、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5、保护宇宙环境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6、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27、地球的赤道周长4万千米 28、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9、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0、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31、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32、 南北回归线 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33、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 格林尼治天文台 原址。 34、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5、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6、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7、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8、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地球自转的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40、地球自转的速度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41、地球公转的轨道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42、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43、地球公转的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小时48分46秒) 44、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5、黄赤交角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为23°26′。 46、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 以一年为周期相应地在 南北回归线 间往返移动 47、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 48、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49、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5、0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15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