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灵鼓音|空灵鼓李雨红
82

空灵鼓音|空灵鼓李雨红

大家好,我是空灵鼓李雨红。 欢迎大家在蜻蜓FM收听我的空灵鼓音频。 空灵鼓是既年轻又古老的乐器,演奏方式简单易学,声音空灵悠远,适合各类人群敲奏。 我会定期更新空灵鼓视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节目(41)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空灵鼓李雨红

空灵鼓李雨红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空灵鼓李雨红
关注
空灵鼓音|空灵鼓李雨红
82
大家好,我是空灵鼓李雨红。 欢迎大家在蜻蜓FM收听我的空灵鼓音频。 空灵鼓是既年轻又古老的乐器,演奏方式简单易学,声音空灵悠远,适合各类人群敲奏。 我会定期更新空灵鼓视频,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赫宾德《巴赫、贝多芬、舒曼作品》
布赫宾德《巴赫、贝多芬、舒曼作品》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布赫宾德演奏巴赫《第三英国组曲》、贝多芬《第23钢琴奏鸣曲》、舒曼《交响练习曲》。这是布赫宾德2004年7月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现场演奏录音。布赫宾德的演奏以《热情奏鸣曲》为中心,并加入巴赫《英国组曲》和舒曼的作品,表现出同样高度的技巧和思想。 巴赫《g小调第三英国组曲》BWV 808,约作于1720-1722年,由六首舞曲组成:前奏曲、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加沃特、基格。每段都优美如歌,其中加沃特舞曲被引用得最多,可以说是史上最动人的舞曲。这部组曲的所有乐思都跟G的小三和弦有关,它的原位是前奏曲的最初几个音符;它的倒影是阿勒曼德的最初几个音;它的转位形式是库朗特等舞曲的旋律骨干;加伏特是这母题的逆行后再倒影;基格把前奏曲的轮廓线音阶化;萨拉班德的骨干音则是它的移位。 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7,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中期创作的杰作之一。由于此曲前后两个乐章有如暴风雨般万钧之势,充满激情的斗志和英雄的气概,出版商给与了《热情奏鸣曲》的别名,流传至今。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反封建运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极有影响,自由、平等、博爱成为了他追求的理想目标。《热情奏鸣曲》在反映这一社会现实,表现社会矛盾冲突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在结构扩展、语汇创新和布局丰富诸方面也极大地推动了钢琴奏鸣曲体裁的发展。《热情奏鸣曲》不仅是贝多芬最有代表性的杰作,也是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最高峰的经典。 舒曼《交响练习曲》作品13,作于1834年。此曲是舒曼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场面宏伟、气势磅礴,显露了他不凡的才华。这是他婚前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次实验性极强的创作。此曲音乐元素丰富、旋律悦耳、技术难度高,可说是代表了当时钢琴技巧的最高水平,也是以后许多钢琴家爱不释手的珍品。
190
28
布赫宾德《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布赫宾德《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钢琴家布赫宾德与哈农库特指挥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演奏勃拉姆斯的两部钢琴协奏曲。这是1998-1999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现场演奏录音。布赫宾德的演奏追求简单的线条、不加雕琢的简约,展现了德奥音乐的正统诠释风格,哈农库特曾对他说:“你演奏的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有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声音。”通过这版演奏录音,布赫宾德的演奏功力受到全世界乐迷的肯定。 《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作品15,完成于1858年。起初是一首双钢琴变奏曲,之后有意改写成交响曲,最后却成为一首钢琴协奏曲。由于勃拉姆斯本人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同时又和天才女钢琴家克拉拉·舒曼相互商讨才写出这首协奏曲,所以此曲要求有相当高深的钢琴弹奏技巧。它以宏伟的构思和史诗般的概括性,反映着波涛澎湃的、憧憬式的遐想。 《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83,作于1881年。此曲具有勃拉姆斯所独有的沉着与厚重,同时又有他明朗、温柔的另一面。1878年春,勃拉姆斯到意大利旅行,这一南欧古国的风土人情给作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由此勃拉姆斯开始构思这首乐曲。1881年三月,作者再度访问意大利,这一次彻底唤起了他的灵感,于是回国后立刻伏案疾书,当年夏天便完成了此曲。实际上,此曲中的意大利风格并不明显,但无疑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堪称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品之一。
62
7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金鸡组曲》
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金鸡组曲》
这张专辑是雷纳德指挥捷克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演奏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天方夜谭》、《金鸡组曲》、《萨特阔》。虽然捷克斯洛伐克广播交响乐团演奏的精致度和弦乐音色都不如西欧的乐团,但木管的独奏乐段都很优秀,且在尾场都使人兴奋。特别是《萨特阔》一曲很有气氛。录音华丽、生动,原因是录音场地的音响性比较出色。 《天方夜谭》(又名《舍赫拉查德》)作品35,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著名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即《一千零一夜》),作品写于1888年,同年在圣彼得堡首演;《天方夜谭》这部伟大的民间故事集内容包罗万象,有格言、谚语、寓言、童话、恋爱故事、冒险故事、历史故事和名人轶事等,写情写景深刻生动,真实地反映出中世纪阿拉伯地区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风土人情;这部交响组曲作品便是根据《天方夜谭》中的画面和场景以音乐的形式描画出来的伟大作品。此曲由一些阿拉伯东方的画面和形象交替组成,其中有的是风俗性的趣闻、有的是幻想性的大自然景色或爱情的场面;有时充满炽热的激情、有时则是细腻、温柔和静观的抒情诗。所有这些都以诗意为其基调,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敏锐感情,散发出东方神话故事的芳香…… 《金鸡组曲》1906年,早在创作《金鸡》歌剧时,里姆斯基-柯萨科夫就利用歌剧中的音乐片断写成了管弦乐组曲第一、二乐章,可惜未完成即已谢世。1907年由其门生施泰因贝格和格拉祖诺夫按作曲家生前意图增补了第三、四乐章,而续完此曲。 交响音画《萨特阔》作品5,作于1867年。同年12月9日由巴拉基列夫指挥在俄罗斯音乐协会首演。1869年修订,1870年在莫斯科出版。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有“第一部俄罗斯交响诗”之美称。作品取材于俄罗斯民间叙事诗《壮士歌》:古斯里琴手萨特阔的船无法启航,根据抽签萨特阔被作为贡品抛入了海底,海神将他立即拖入了海王宫,这时宫中正在举行宴会,海王让萨特阔弹古斯里琴助兴。海神们在琴声中疯狂舞蹈,破坏了平静的海面。后来萨特阔拉断了琴弦,舞蹈停止,大海才恢复了平静。这部音画引子部分是对平静海面的描绘,以后是对萨特阔进入海底的情景描绘。乐曲中心是对盛大宴会场面和狂热舞蹈的描写。
69
7
华夏锣鼓演义 写意篇
华夏锣鼓演义 写意篇
华夏锣鼓演义-写意篇 朱啸林/韦俊/中央民族乐团/中国音乐家大系 ⊙中国打击乐大师朱啸林 鼓乐情韵升腾国际发烧版 II ⊙刘峪升、朱啸林 作曲及编配 ⊙韦俊 指挥中央民族乐团伴奏 中国打击乐大师朱啸林的演奏功力坚实且音乐修养丰厚,他认为打击乐采撷了乐曲的灵魂「节奏」予以发挥,非但未使之见肘,反若执牛耳般抓住了关键,因此他成功地以传统音乐的形式和特征汲取并融合外来文化特质,衍化出中国大鼓的时代震撼力! 【华夏锣鼓演义】套装专辑「写意篇」中的创作曲《鼓魂》鼓套子节奏及强弱变化复杂,击鼓技术难度极高,充分展现出了低音大鼓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威风大鼓独奏创作曲《落叶》、《听雨》、《冰灯》在生动而细腻地刻画大自然景象的同时,更将中国大鼓多样化表现的魅力所在展现无遗;《变鼓》采用特殊的击打技法,吸收了苏南吹打中的《快鼓段》及《夜深沉》的鼓套加以变化发展;《禅寺钟鼓》用钟、鼓、木鱼等乐器展现了一个庄严肃穆、祥和安宁的禅门意境,乐曲后段引入道教音乐来表现出寺庙活动;《神驹》乐曲中使用了十八件打击乐器,不但演奏技艺高超,录音技术之突破亦属空前! 音响在流动、情韵在升腾,朱啸林大师勤于中国打击乐艺术的研究并博采众长,在持久的音乐实践历程中早已积累了大量优秀曲目,「华夏锣鼓演义-写意篇」创作专辑为您展示出中国打击乐高难度技法之斑斓神采以及演奏家无与伦比的深厚艺术底蕴! 演奏家寄语 民族打击乐的传承和发展,有赖于历代无数杰出名家们的艺术创造,他们通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希望能博采众长并发挥自已最大限度的创造性,以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然而,时光荏苒,在这些孜孜不倦的追求之后,还须借着高科技的现代技术将它完整而忠实地记录下来,才能永久保存这些表演艺术于精华的境界! 作为一个艺术追求者,我很幸运地能有机会与中国龙企划组合制作团队合作,出版了个人第一张激光唱片专辑【神驹】,并且受到了许许多多朋友们与打击乐同仁的褒扬与认同,我满心欢喜,但也自觉意犹未尽!接下来又呈献给大家的【鼓魂】专辑,更以中国传统音乐的固有形式和特征为本,在汲取外来文化并与之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着自身的衍化与转折,完成了这一张融入数首创作曲的击乐专辑,我衷心地期待着各位朋友们的热心指正!
57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