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賦——讀,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
37

歌賦——讀,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

主播:Plum
從唐詩、宋詞、元曲、漢賦,到新文化運動下的新詩......讀詩,領略其音韻之美,感知中國人的文化血脈.....
节目(8)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Plum

Plum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Plum
关注
歌賦——讀,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
37
從唐詩、宋詞、元曲、漢賦,到新文化運動下的新詩......讀詩,領略其音韻之美,感知中國人的文化血脈.....
與妳同讀《詩經》
46
子曰“思無邪”...中國人讀詩自“詩三百”始...
最美詩集30講
--
詩歌,是最古老、最高級的文體。它包羅萬象又簡練精緻、親切可感,最宜常讀;詩歌,是溫暖、是安慰。喧囂中,它可以讓心稍事休整,寂寂裡,它是靈魂的舞台,獨自沉浸;詩歌也是博愛的。它可以走到每個人身邊,可以潛入每一處心底,無論尊卑,稍有庇護。 詩人小海精選外國詩歌30首,主播紅梅誦讀,作家皮皮解析。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聖學根之根小兒語
聖學根之根小兒語
本專輯為開吉老師融合儒釋道文化精髓,用心細講因緣生老師重新會集與校訂童蒙入門經典《聖學根之根》係列教材——《小兒語》。         《小兒語》是明朝大儒呂近溪為教蒙童學習說話而作的兒歌,後來其子呂新吾又為之作了增補。雖是兒歌,卻不可輕看了,其實它是用最通俗的語言吧深奧的經典給詮釋了出來。可謂話俗而理不俗。全書分為四言、六言、雜言三個部分,我們選錄時略去了雜言部分。           清儒陳宏謀在《養正遺規》的序文中寫道:「世間有真正的教育方法,才會有真正的教育方法,才會有真正的人才。教育的端正自家庭開始,人才的成就自兒童開始。《易經》以山泉水的卦象來代表蒙卦,而君子之所以能夠造就有德學的人才,因為他知道根本就在這裡呀!『蒙以養正,是為聖功』,其中的義理是多麼深奧啊!」        諺云:「訓子須從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學初,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古時蒙童八歲入小學,十五歲入大學。而在明朝末年,江蘇大儒陸桴亭就曾提醒世人:「古人心質樸、風俗淳厚,小孩至七八歲知識尚未開啟。今則人心風俗遠不如古,孩童五六歲時已多被邪知,遭物慾腐化了。再晚兩年才入小學,即使父教師嚴,也要費上一番手腳。何況父兄的教育未必完全依照古法呢?所以我以為當今教育子弟入學,必須要在五六歲就開始。」桴亭先生發出這番感慨是在三個半世紀之前,末學實在不敢想象:當今之世道人心與三百多年前有多少可比性呢?                  ​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