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谜
1140

二战之谜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扑朔迷离,虽然真相永远只有一个,但是在进入历史书中之后,它又产生了不确定性。正是这份不确定,才让“咀嚼”有了味道。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于这段历史,人们会回想起许多难以忘却的人物和惊心动魄的战事,但是最引人关注的,还是其中的诸多未解之谜。尽管随着各国保密档案的一步步解密,一些未解之谜得到了进一步揭示,但也许仍有许多历史事件的真相永不可知。比如,希特鞘为什么那么神经质而又丧心病狂?他是如何从一个流浪汉变成战争狂人的?敦刻尔克之战中,德军为何在胜利指日可待之际放走大批英法盟军?苏联为何在对德作战的初期一溃千里……正因为缺失真相,才让后人产生了无限的想象。
节目(19)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清湖文化

清湖文化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清湖文化
关注
情到水穷处
53
三年前,他和她是校园最佳情侣,三年后,她只是他情人之其一。当青春为爱时……莫离:“阿昱,遇上你是我的缘,我很庆幸遇见你,爱上你,我一定不会离开你。”当情到水穷时……莫离:“阿昱,遇见你是我的缘,更是我的劫,逃不掉,躲不过。”当爱已背叛命名,穷途末路,至死方休,终将何去何从!唐昱:“阿离,你可知道,就算已是末路,爱你已是我一生的宿命。”
引狼入室:野性小妻难驯服
315
初见:她18岁,他29岁。 她戏谑的同他调情,称他为大叔 再见:他一砸重金将她圈养,她才恍然发现,他除了是她的金主,还有一个她未来姐夫的身份 她深陷他的“男色”,被他致命的吸引,沉沦 他对她极尽宠爱,入骨温柔 当她失了心,越了界,他的情逐渐止步 一场爱情的拉锯战,让她遍体鳞伤 她对他极尽试探,撩拨他的底线 可最终,她换来的是锒铛入狱……
谁拿情深乱了流年
43
向心仪的男神苏俊宁表白,就因为长得丑,被无情拒绝。   双重打击之下,我远离伤心之地。谁曾想到,陌生城市,再遇苏俊宁,惨遭羞辱。   此时,他的身边已经有了白富美女友!一次意外,阴差阳错之下,跟苏俊宁有了亲密关系。   他醒来却翻脸不认人,厌恶的指着我,“别以为处心积虑的跟我睡了,我就会喜欢你,丑八怪!”   摇身一变,丑小鸭变白天鹅,苏俊宁向我表达爱意,我傲娇冷笑,挽着英俊男友,“对不起,我已经有了比你更优秀的男友。”   苏俊宁血红着眼睛,“我会赶走你身边所有男人,你只属于我!”   苏俊宁穷追不舍,我冷漠以对。   时光荏苒,命运沉浮。   我从平凡的路人变成了当红明星,厌倦了娱乐圈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累了,我想找个安静的港湾,苏俊宁深情对我说,“我的怀抱随时欢迎你。”   心里明明很想,嘴硬的又一次拒绝。那一刻,我看见了他眼角的泪花。   兜兜转转,纠缠不清。既然逃不开,就放任真心,勇敢爱一次。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当他的前女友拿着一把刀仇恨的刺向我。   他奋不顾身挡在我的面前,惊呼中,我只记得他释然的笑容和满地的鲜血……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
看见5000年:良渚王国记事
【编辑推荐】 ★ 本书作为大众读物,记录了良渚文明及其考古、申遗的全过程。 ★ 借用考古发掘的手法,层层递进,展示了良渚文明的各个方面。 ★ 包括良渚王墓、古城、水利系统的发现,以及良渚申遗的历程等。 ★ 同时把目光投向背后的考古人,展示了还原良渚文明的点滴秘辛。 【内容简介】 良渚文明是中国第一个进入早期国家的区域文明,良渚古城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良渚古城遗址载入《世界遗产名录》。2019年良渚文化被写进中学历史课本。良渚文化距今5300~4300年,目前我们所知道的良渚,并无历史文献记载,是通过考古将无数碎片拼缀而成的。本书将带你听见良渚传来的隐密不可察觉的声音。 这是一本记录良渚文明及其考古、申遗历程的大众读物,作者用“考古发掘式的写法”、从城墙、低坝、王陵这三块碎片集中展示了良渚文明的各个方面:复杂的王国古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系统、超精微雕刻具有统一精神信仰内含的良渚玉器、良渚人的生活和生产;良渚考古80余年的历程:良渚的初始发现、良渚王墓的发现过程、良渚古城的发现、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良渚申遗的历程:良渚申遗文本的产生、良渚申遗评审、见证良渚申遗成功等等。 作者马黎是钱江晚报的记者,她在考古现场奔跑了近10年,长期追踪报道良渚考古发现。亲历一线,贴身采访,透物见人。写良渚,写考古,更是写背后的人。她报道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受到专业人员的普遍赞誉。她是考古所的编外人员,她的报道是考古所的“准官微”。她是良渚考古的参与者、旁观者和传播者。她以记者的身份,用戏剧场景式的描写方式,辛勤耕耘,探寻良渚的脉络,一步步还原良渚考古面貌。讲述良渚的古与今。把自己站在考古现场,和考古人员一起,去探索、追问、破案,将站在角落中的所见所感,呈现在大众面前。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写良渚、看良渚的故事和心得,记述了良渚考古一路走来的历程。没有学术著作的严肃冗长,也没有其他普及读物的详实铺陈,是目前良渚相关读物中内容最丰富全面的普及性读物。阅读是了解良渚文化不可替代的方式。本书是一部适度阅读的作品。它具备准确的细节,有灵魂的数字,考古发掘式的层层进入。给读者献上一份精神大餐。 【作者简介】 马黎,1986年出生,《钱江晚报》记者。开过《中国节气》、《中国节日》专栏,曾策划肖全杭州肖像摄影作品展、金宇澄文学插图展等。戏剧文学专业出身,奔跑在考古新闻一线。长期蹲守考古现场,深度追踪报道良渚遗址考古、申遗过程近10年,她的相关考古报道,被考古工作者称为“准官微播报”。《见证——良渚申遗之路》展览总策展人,纪录片《良渚》主要撰稿人,著有《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为宣传良渚文化作了许多努力。
319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