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川:奥雷李亚诺

李洪川:奥雷李亚诺

主播:
李洪川原创作品集合 2008—2016年间的所有作品 风格以民谣、流行为主
节目(15)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大家都在听
佩特伦科《苏克·阿兹拉伊尔交响曲》
佩特伦科《苏克·阿兹拉伊尔交响曲》
这张专辑是基里尔·佩特伦科指挥柏林喜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奏约瑟夫·苏克《“死神阿兹拉伊尔”交响曲》。这是2004年现场演出的录音。 约瑟夫·苏克(Josef Suk,1874-1935)捷克作曲家、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捷克两个著名音乐家都叫这个名字,他们是祖孙,为了区分,一般把爷爷叫老苏克,孙子叫小苏克。)老苏克是安东·德沃夏克的学生和女婿。 1874年1月4日生于捷克的克来科维斯。早年从其父学习音乐。1885年入布拉格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1892年夏毕业后又在学院停留多年,随德沃夏克学习室内乐和作曲,并成为其最得意的门生。同年他到德沃夏克在布拉格南部乡村维索加的别墅作客期间,与老师的女儿奥蒂丽娅深深相爱,并在1898年与她共结连理。 1891年苏克离开维索加后,即在无限思念和怀恋的心情下,创作了著名的小提琴独奏曲《小夜曲—爱之歌》,以寄托自己美好的回忆。因乐曲柔美而明朗,与他早前的一些情绪低沉、色彩黯淡的作品迥然不同。1894年12月25日他在布拉格音乐学院首次演奏这首曲子后,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在捷克音乐史上的地位。 苏克的音乐生涯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作为小提琴家,他是“捷克弦乐四重奏团”(初名为“波希米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1892-1933年间一直担任该乐队的第2小提琴手,演出了超过4,000场音乐会,曾到过许多国进行旅行访问和演出。他的演奏音色华美,表达含蓄、变化多端,演奏技巧极其丰富,以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将小提琴高贵典雅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1922年起任布拉格音乐学院作曲教授,后任院长。作为作曲家,他自《爱之歌》后就受到世人的注目。尽管他喜欢室内乐,但最受欢迎的还是他的管弦乐队作品。 苏克的第二交响曲《死神阿兹拉伊尔》是为悼念亡妻而作。1905年德沃夏克去世后不久,奥蒂丽娅也相继离去,这给他很大的打击。全曲情绪哀婉,富悲剧性。该部作品的创作几乎经过了30年,反映了他深刻的内心痛苦和斗争。而作为教育家,他曾培养了包括博胡斯拉夫·马蒂努在内的30多位著名作曲家。1935年5月29日,他在布拉格附近的贝内绍夫去世,享年61岁。
--
5
穆特、特里方诺夫《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穆特、特里方诺夫《舒伯特·鳟鱼五重奏》
这张专辑是德国小提琴家安妮-索菲·穆特、俄罗斯籍钢琴家丹尼尔·特里方诺夫、韩国中提琴家李华尹、德国大提琴家马克西米里安·霍尔能与斯洛伐克低音大提琴家罗曼·帕特克洛合作,演奏舒伯特《“鳟鱼”五重奏》、《钢琴三重奏》等作品。这个版本的演绎比较符合现在乐迷的审美,冲突强烈、节奏明快。刻意减少了古典主义做秉持的均衡感。 穆特和特里方诺夫多年来一直惺惺相惜。穆特说:“我们自然而然走到一起,我之前期待能与丹尼尔合作已经有好几年了。”今年上半年穆特聆听了特里方诺夫与捷吉耶夫指挥的慕尼黑爱乐乐团演奏的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全集,而早在2011年,她就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比赛的获奖者音乐会上就听过这位新秀的演奏。特里方诺夫也全身心投入了这次录音的制作。在他看来,舒伯特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旋律唯美感人,音乐的结构也十分精致:“他的音乐感情真挚,不仅能打动观众,也让表演者深受感染。当我听说安妮·苏菲想录《鳟鱼》时感到非常高兴。我以前只是从录制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作品中了解这位维也纳作曲家,能与四位同仁一起演奏这首杰作让我充满喜悦。我们合作的时间越久,互相之间就越能敞开心扉。每次排练都会有新的发现,演奏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多。最后,演奏当下那一刻的诠释会令自己感到陶醉。” “舒伯特为小提琴与钢琴而写的作品为数不多,但他在钢琴三重奏和钢琴五重奏里为小提琴写下的旋律都非常感人。《鳟鱼五重奏》是这一体裁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穆特说道,“《鳟鱼》让我有机会可以和丹尼尔以及在我的基金会里学习的年轻艺术家一起工作。”在《鳟鱼》中担任演奏的还有韩国中提琴家李华尹、德国大提琴家马克西米里安·霍尔能以及来自斯洛伐克的低音提琴手罗曼·帕特克洛,后三位都是获得过穆特基金会奖学金的乐手。 穆特还表示:“通过合作把各种观点和来自各种文化背景的人融聚集在一起能给人带来启迪。五位音乐家通过排练《鳟鱼》很快开拓了视野并找到了共同点。这就像登山一样,在登上一个顶峰之后会获得新的视野,进而发现山外有山。这个发现的过程既令人兴奋又提出了挑战。大家起初对某个乐章里的速度变化以及不同乐章间速度的关系意见不一,但最后在排练中问题得到了解决。”特里方诺夫说:“这部作品中有爆发的戏剧性、鲜明的对比和明亮的声音质地,作品的生命力正是蕴含其中……”,穆特忍不住插了话:“这首音乐的情绪永远不会消沉”。
--
8
汉斯·格拉夫《杜蒂耶·管弦乐作品辑》
汉斯·格拉夫《杜蒂耶·管弦乐作品辑》
这张专辑是汉斯·格拉夫指挥波尔多-阿基坦大区国家交响乐团,演奏亨利·杜蒂耶的三部管弦乐作品。汉斯·格拉夫执掌波尔多-阿基坦大区国家交响乐团长达6年,他与作曲家亨利·杜蒂耶一起合作,录制了全部管弦乐作品,是这些作品的权威诠释。 亨利·杜蒂耶(Henri Dutilleux,1916年1月22日-2013年5月22日)法国当代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在当今国际乐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他是现代作曲家中少有的既能被同行认可,又能被听众接受和赞赏的作曲家。 杜蒂耶生于法国曼恩-卢瓦尔省昂热,是一位活跃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古典音乐当代作曲家。他的作品既类似拉威尔、德彪西和鲁塞尔的风格,又有独自创作的风格融合两者,还使用序列音乐以及无调音乐来写作。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都具有重要影响。 杜蒂耶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德彪西和拉威尔的法国传统,同时也受到了很多来自巴托克和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但他一向拒绝被归类到任何流派之中。杜蒂耶对于序列音乐的态度比较中庸,有时会吸取一部分技法到自己的作品,但有时也会指责部分序列主义者中的极端与偏执。事实上,杜蒂耶更多地是将早期作曲家的传统和二战后的那些新颖的作曲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他自己的东西。比如,他发明了一种“反向变奏曲”,其中主题不被直接呈示出来,而会在几次试探性的变奏后才被完整,缓慢地呈示。又比如,他从来不抗拒掺杂入一些爵士音乐的元素——除了常常使用切分音,我们还可以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中听到低音贝斯的沉重拨弦,他甚至表示过自己异常钟爱如莎拉·沃恩那样的爵士女伶和其他一些法国香颂歌手。 杜蒂耶的音乐受到过文学和艺术的诸多影响,比如梵高的画作,波德莱尔的诗篇和普鲁斯特的小说等等,特别是其中涉及到“记忆和时间”的段落。他的曾祖父康斯坦德就曾经是一名画家,和伟大的德拉克洛瓦及柯罗都是朋友,而他的外公尤利安.科斯祖尔是一名管风琴家,与作曲家福雷交往密切。杜蒂耶至今保留着家族的传统,与许多艺术家交朋友。 在对待自己的音乐时,杜蒂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至今只允许自己的一小部分作品出版,即便是那些已经出版了的乐谱,他都会修订和调整多次,以达到心目的理想境界。因此,至今可以购得的录音:两首交响曲、大提琴、小提琴协奏曲、弦乐四重奏《星夜》和《变化重复》等更是一再淬炼后的典范之作,经得起时间的挑剔。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