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ney的“公主经济”:公主们、女性主义与商业神话

00:00
02:37:35
主播信息
聊养院

聊养院

思想飘散,不知道该说点啥~
关注
聊养院
396
主播:石头姐 影评人、记者、自由撰稿人 曾报道香港国际电影节、台湾金马奖、上海国际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等国际电影活动。连续多年为《看电影》、《南都娱乐周刊》、台湾《Fa电影欣赏》等杂志供稿。 主播:小朱朱 影评人、法语译者、耳光观影团发起人 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迷影网海外版负责人;译作包括《法国往事》、《电影手册》付东专栏等;曾任《锋味》现场导演;精通法语、英语、日语,有欧洲多国剧组工作经历。
她们说|反客为主看世界
17
这是一档由「聊养院」出品的女性圆桌节目。以女性视角和你聊聊情感、生活、职场。我们争取入世但不入俗,中庸而不平庸。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迪士尼公主经济模式

# 女性主义思潮影响

# 迪士尼商业神话构建

# 公主形象历史演变

# 迪士尼全球化市场布局

# 迪士尼文化霸权争议

# 迪士尼动画技术革新

# 公主周边商品经济

# 女性角色符号解构

# 迪士尼多元文化探索

迪士尼公主系列从1937年《白雪公主》开始,奠定了公主经济模式的基础。早期作品如《灰姑娘》和《睡美人》通过音乐与童话叙事,塑造了被动等待拯救的公主形象,反映了经济大萧条与战后社会对理想化结局的需求。这些影片通过奥斯卡获奖配乐和票房成功,构建了迪士尼商业神话的雏形。
1989年后,《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等作品开始融入女性主义思潮影响,公主逐渐展现自主性。茉莉公主反对包办婚姻,花木兰打破性别刻板印象,体现了迪士尼对多元文化探索的尝试,但其东方主义视角也引发文化霸权争议。这一时期公主形象的变迁,与全球市场扩张策略紧密相关。
21世纪后,《勇敢传说》《海洋奇缘》等作品通过技术革新与叙事突破,塑造了拒绝婚姻、追求领袖责任的现代公主。冰雪奇缘双女主设定以姐妹情谊取代传统爱情线,成为全年龄段现象级作品,其独立品牌运营将公主周边商品经济推向高峰。
分析指出,部分早期公主形象因性别观念滞后已不再适应当代价值观,如《睡美人》的被动性被批评为过时。迪士尼通过不断调整角色符号解构策略,既延续商业成功,也面临对想象力剥削和文化刻板印象的质疑。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