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 Doggy Live Mix at Beatspot 2018-04-18

00:00
01:26:40
主播信息
djdoggy

djdoggy

人人都是蜻蜓主播,欢迎关注djdoggy
关注
DJ Doggy Live Mix
27
.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哈丝姬尔《1951-1960演奏录音辑》
哈丝姬尔《1951-1960演奏录音辑》
这套专辑是钢琴大师哈丝姬尔1951-1960年的录音全集。 哈丝姬尔的演奏没有撼人心肺的力度,也没有一泻千里的激情,更没有火花四溅的技巧。她的魅力表现在俯首即拾的自然、一尘不染的纯净、婀娜多姿的妩媚。坎坷的命运没有使她沉沦,反让她的音乐充满了神秘的活力,使她在诠释莫扎特的音乐时将其中的童真表现得更透彻,彷如让听众触摸到莫扎特的灵魂。难怪李帕蒂也称她是"最似莫扎特的莫扎特演奏家”了。 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是哈丝姬尔晚年与年青的葛罗米欧合作最令人倾倒的录音。比利时学派的葛罗米欧以典雅绮丽的诠释与哈丝姬尔的质朴自然珠联璧合,平和的应答、默契的配合、相互的烘托,将莫扎特音乐中的和谐美表现到了极致,两人没有耀目的炫技、出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只有两颗心灵在遥相呼应的心语。 除莫扎特外,舒曼是哈丝姬尔留下录音较多作曲家。舒曼的钢琴协奏曲是一部充满浪漫激情的作品,它虽不像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那样具有汹涌澎湃的气势,但也可说是热力四射了。哈丝姬尔的演奏与她弹奏莫扎特时相比彷如判若两人,雄奇的气象、坚实的造型,与娇弱柔媚的女性风格简直大相径庭。    作为一个女性钢琴家、况且多病体弱,哈丝基尔深知自已绝无可能与力量型的男性钢琴家匹敌,因此她除了在曲目上尽量避免那些太过消耗体力的作品外,在审美取向上更偏重于细腻柔美的婉约型。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大都是体现力度美的作品,哈丝姬尔选择的第17和18两首虽不属最讲力度的作品,但是一派阳刚味,在1955年的录音哈丝基尔却能将它们弹得清秀温婉而不失雄健。与巴克豪斯、李赫特等力量型钢琴家比较可谓相映成趣,是个十分另类的贝多芬。
43
87
卡萨尔斯《大提琴演奏录音集》
卡萨尔斯《大提琴演奏录音集》
这套9CD合辑收录了大提琴家卡萨尔斯1926-1955年发行的全部录音,包括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贝多芬5部《大提琴奏鸣曲》、勃拉姆斯《第二大提琴奏鸣曲》、德沃夏克、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钢琴三重奏》等经典曲目。 帕布罗·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年12月29日-1973年10月22日)杰出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风格极其自然,线条纯净、乐句完美,音色情绪变化无穷、格调高雅。他为许多作品灌制的录音成了以后几代演奏家们公认的楷模。他对大提琴演奏艺术贡献甚大,赢得了全世界音乐家的尊重,公认他是“大提琴史上的帕格尼尼”。 卡萨尔斯对大提琴演奏的伟大贡献不只限于对演奏技巧的改革所做出的巨大努力,而且还有对久被埋没的巴赫大提琴组曲做出的重大发现、整理、注释并使其焕发出昔日的光彩。巴赫的6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是巴赫音乐室库中一块光彩夺目的钻石。在巴赫于1717年至1723年创作这些组曲时,当时的人们对大提琴这种乐器的音乐表现认知程度还可说是微乎其微。因为当时的大提琴在乐队中还仅仅是一个充当演奏通奏低音的配角。但自从巴赫天才地创作了这六首大提琴组曲之后,才使得大提琴在乐器王国中的身价陡然备增,并确立了它的重要地位。在这些组曲中,一把大提琴不仅要演奏高音声部的音乐旋律,而且同时还要完成自身为这些旋律所提供的有机的低音伴奏,因此就大大地拓宽了大提琴丰富无比的表现力,所以这六首大提琴组曲对于大提琴演奏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音乐文献。
36
109
安妮·奎佛莱克《莫扎特》
安妮·奎佛莱克《莫扎特》
这张专辑是法国钢琴家安妮·奎佛莱克演奏莫扎特的钢琴独奏作品,包括《a小调回旋曲》、《为迪波尔的小步舞曲主题而作的变奏曲》、《c小调幻想曲》、《第十四钢琴奏鸣曲》、《d小调幻想曲》。安妮·奎佛莱克的演奏继承德奥钢琴的传统,注重结构、内在张力强,善于处理装饰音和华彩乐段,音色变化细腻、情感丰富深邃。 安妮·奎佛莱克(Anne Queffelec)法国乐坛辈分最高的女钢琴家,1948年1月17日出生于巴黎。安妮·奎佛莱克是钢琴大师布伦德尔的学生。1964年,她参加了巴黎室内乐钢琴比赛,获得一等奖。1968年她赢得了在慕尼黑的钢琴比赛的冠军。安妮·奎佛莱克被视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钢琴家之一,承继维也纳钢琴三杰衣钵。她不仅是著名的钢琴家,也是众所周知的室内独奏音乐艺术家。她曾获得法国胜利音乐大奖年度艺术家奖,是英国、荷兰、奥地利以及法国的各大音乐节的常客,全世界各大著名音乐厅都十分欢迎这位出色的钢琴家。 《a小调回旋曲》K511,作于1787年。行板,主题为半音阶性质,中间转为C大调。第一插句为不断奏十六分音符细碎音型,中间部转为A大调后出现第二插句,主题第三次再以a小调出现,最后在经经过部平静地结束。A-B-A-C-A的结构式。 《为迪波尔的小步舞曲主题而作的9首变奏曲》K573,D大调,是莫扎特1789年在德国北方旅行时创作的。 《c小调幻想曲》K475,作于1785年。此曲与《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一起出版,呈献给特拉特耐隆夫人,是三首幻想曲最出名、最优秀的一首。这首幻想曲,柔板-快板-小行板-更快的快板-柔板。主题由前后两个动机组成,转成优美的旋律后加以反复。转为快板,在快速音群后有华彩,转为降B大调小行板,然后更快的快板有暴风雨般的快速音群,再转回慢板,有力地结束。 《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K457,作于1784年。 《d小调幻想曲》K397/385g,大约作于1782年,4/4拍,行板。从结构、和弦、织体上预示着浪漫主义的到来,此曲由于它的半音阶、不协和和弦的采用,以及它不可捉摸的和声转调及其解决来刻画出情感的撞击,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广泛注目。曲风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在音乐上表现出两种情绪:即悲伤、忧郁和乐观、明朗的情绪,音乐对比强烈。
26
7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