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719 请马伯庸亲自说说《长安的荔枝》的创作秘辛

00:00
01:24:08
主播信息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由文娱领域资深人士李叔和小伙子共同主持的脱口秀播客节目,我想说的,你想听的,都在日谈公园。
关注
日谈公园
4813
我们的所思所想所好奇,我们眼中的世界。
日知录
1129
“日知录”是由日谈公园出品的一档音频播客节目,由资源经济博士柯紫主持。在这里你会听到各种不同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畅谈他们的研究内容和有趣经历,带大家一块儿观察人类知识宝塔上的砖石,用全新的视角认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愿日知录也能成为我们和大家一起进步的记录。
商业有厘头
1536
无厘头发问,有厘头思考! 每周二,我们都将邀请各行业市场研究专家、商业领袖和创业者一起探讨品牌与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为你厘清商业世界背后的逻辑。 本节目由益普索中国和日谈公园品牌播客厂牌——日有万机联合出品。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马伯庸历史小说创作

# 长安荔枝运输挑战

# 唐代官吏制度考据

# 李善德荔枝任务破解

# 杨国忠历史形象分析

# 创作心流状态体验

# 骈文韵律写作技巧

# 唐代林奕奴身份考

# 阿瞳岭南荔枝种植

# 唐代驿道地理考据

马伯庸在访谈中围绕小说《长安的荔枝》展开讨论,重点剖析了唐代荔枝运输任务的创作背景与历史考据。小说主角李善德作为上林署官吏,需完成从岭南运送鲜荔枝至长安的“不可能任务”,这一情节设计源于唐代真实的荔枝进贡制度,并结合了现代项目管理思维。
在历史细节还原方面,马伯庸强调对唐代官吏制度、语言韵律及地理环境的考据。他提到通过骈文韵律模仿古典文本风格,并参考敦煌文书中的“李善德”原型塑造角色。对于杨国忠等历史人物的塑造,则结合史料分析其加速唐朝衰败的政治作用,展现复杂人性。
访谈深入探讨了岭南种植荔枝的细节,如阿瞳的角色设计灵感源自南方少女形象,林奕奴的身份则考据唐代昆仑奴群体。地理考据部分提及唐代驿道路线规划,通过现代电子地图模拟荔枝运输的可行性,展现技术细节与历史逻辑的结合。
关于创作过程,马伯庸透露《长安的荔枝》仅用十一天完成,归因于长期积累的唐代研究及“心流状态”的写作体验。他强调历史小说需平衡文学想象与考据严谨性,例如避免食材穿越时代的错误,并分享了诸葛亮墓实地考察对历史人物塑造的启发。
最后,作品通过荔枝运输任务影射官僚体系对民力的消耗,主角李善德的抉择暗含对盛唐危机的反思。这种将微观事件与宏观历史联结的叙事手法,成为马伯庸历史小说的标志性特征。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