嘚吧嘚吧音乐史(西方)【全集】

嘚吧嘚吧音乐史(西方)【全集】

一个音乐学烤盐狗的复习心得,可能有瑕疵。将西方音乐史细细说来。
节目(8)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小陈爱学习

小陈爱学习

一只立志成为烟酒僧的烤盐狗
关注
嘚吧嘚吧音乐史(西方)【全集】
--
一个音乐学烤盐狗的复习心得,可能有瑕疵。将西方音乐史细细说来。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布列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伤感之歌》
布列兹《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伤感之歌》
这张专辑是布列兹指挥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及合唱团,演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伤感之歌》。同为法国人,布列兹对于诠释柏辽兹有很深刻的认识,他指挥下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有一种忧郁的气质,非常贴合柏辽兹的原意。而且布列兹采用现代派的处理方式也符合这些作品的意境。 《幻想交响曲》作品14,完成于1830年。此曲不仅是柏辽兹个人的代表作,更是音乐史上极为重要的交响乐作品。《幻想交响曲》极富独创性,特别是在音乐中直接引入了标题意义。此曲问世之后, 一时造成了极大的轰动。柏辽兹具有多愁善感的性格,其带有病态的梦想和燃烧着的热情,使他摆脱了形式上受约束的古典交响曲,而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风格。他不像门德尔松那样引用客观的标题,而是大胆地使音乐成为标题的附属品,并在这一交响曲中构成了自传式的内容。此曲在结构、和声与旋律方面都存在着大胆的创新,由此开创了自由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伤感之歌》作品18,是一部合唱与乐队的作品,作于1849-1851年。作品18之下的每首小作品创作于不同时期,最后在1852年一起发表。柏辽兹自己将它们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一部他最喜爱同时也对他意义重大的作品。
90
8
穆特、普列文《莫扎特·钢琴三重奏》
穆特、普列文《莫扎特·钢琴三重奏》
这张专辑是为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暨安妮-索菲·穆特首次公演30周年推出的“永恒的莫扎特”录音系列。国际乐坛的首席女小提琴家穆特与丈夫普列文(Andre Previn,著名指挥家、钢琴家)和大提琴家Danil Muller-Schott合作,演奏莫扎特《钢琴三重奏》,第四至第六首(K.502/542/548)。 这夫妇档组合很有吸引力,普列文除了在指挥上早巳晋身为大师级外,他同时是一位出色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并以演绎莫扎特的钢琴音乐驰名,他灌录的莫扎特钢琴协奏曲自弹自指演出,极获好评。由这对浪漫夫妇为主的组合来演绎莫扎特三首最完美的钢琴三重奏,听来有一种特别温馨的感觉!两人对莫扎特的音乐都有深入的研究,穆特在童年时代以演奏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成名,且在卡拉扬指导下灌录的第一款唱片亦是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加以普列文又是弹奏莫扎特的高手,两人的合作产生“莫扎特效应”是很自然的现象。正如“永恒的莫扎特系列”引述穆特的话:“莫扎特的音乐是你灵魂的X-光,照亮你的心灵。” 穆特是一位典型的德奥血统的演奏家,性格热情,具有着严谨的思维逻辑和内在个性,这使她形成了优良的演奏素质和高品位的艺术修养。卡拉扬去世后,她的演奏向多元化发展,曲目不局限于德奥古典、浪漫等传统作品,而加强了近现代作品的比重,经常演出卢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Lutoslawski)、莫雷(Norbert Moret)、彭代雷茨基和里姆(Wolfgang Rihm)等人的作品。 《第五钢琴三重奏》,C大调,K548,作于1788年7月14日。 《第四钢琴三重奏》,E大调,K542,作于1788年6月22日。 《第三钢琴三重奏》,降B大调,K502,作于1786年11月18日。
12
9
陈玮儒:现代女娲
陈玮儒:现代女娲
*金曲奖肯定的「客家混血音乐后生」积累四年的创作,用硬摇滚的爆裂嗓音,唱出疫情时代人类的苦痛与温情。 *找来名曲「一支担竿」作词人杨政道(徐世慧、王兴宝、张堂珍)携手创作,让特有的客家故事在摇滚乐、流行民谣中尽情燃烧。 *〈现代女娲〉摇滚诠释客家远古神话就是过瘾 ; 客家新曲奖肯定的〈横打直过〉挑战横跨三个八度音的演唱,热血满点! 走进乐器行买了一把Fender Stratocaster电吉他,插上导线打开音箱破音按钮,「我爸讲海陆,我妈讲四县」的「客家混血音乐后生」陈玮儒突破过去轻民谣创作框架,长达1,460天积累的摇滚能量,唱出人类社会的焦虑、苦痛与不安。2020年,所有预料之外的事件都一一冲击着我们,陈玮儒发行全新专辑《现代女娲》,期望用音乐找回平静祥和,祈求女娲娘娘再次治愈大地,雨过天青,彩虹也会再次绽放,新的美好时代,你我还能再度重逢! 原乡竹东镇的陈玮儒,2016年发行的首张客语专辑《我爸讲海陆,我妈讲四县》唱出客语的多元声腔,一举在金曲奖获得3项入围肯定,同名单曲《我爸讲海陆,我妈讲四县》与《客家粄圆歌》分别于客家电视台的《大声My客风》、《畅歌实验所》节目单歌精选中,居于前三名的观看次数。《现代女娲》专辑同样以多元的客语声腔「四县腔」、「海陆腔」、「河婆腔」演唱,更以深厚、具故事性的创作,有张力的编曲,有力量的嗓音来呈现,是一张能够让你体验「跨声腔、国界、种族、曲风」的客语专辑。 本专辑以迷幻摇滚、硬摇滚破题,《病子歌》撕裂的嗓音,由传统客家山歌重新改编,唱出妇女怀孕害喜的苦痛,《现代女娲》蕴藏神秘感的二胡穿针引线,迎来了硬摇滚的电吉他破音燃烧鼓动,诉说女娲娘娘补天舍身救苍生的凄美神话故事。《转去竹东》、《寒夜送暖》、《横打直过》分别讲述着「亲情、友谊、理想」,三种人类一辈子难以放下的羁绊。透过《若个纸鴁仔》抒情温暖的大提琴与歌声,自由自在的飞翔到距离台湾2,738公里的热带地区,马来西亚色拉越洲,《我爱新尧湾》、《The C Ben》、《Sarawak是我的家》是三首能让你跟着舞动、欢唱的南洋客家人在异乡落地生根的励志故事。尾声,《蕾蕾嫩桍扟》以绵密的合声,光明透亮的英式摇滚曲风,诉说着冬去春来,我们会一起撑过寒冬,也将一起享受春暖花开。 本专辑由客家委员会赞助出版。
4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