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列传:52.嫦娥奔月

00:00
18:27
主播信息
科学史评话

科学史评话

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关注
科学史评话
3383
主播:吴京平 评书风格的科学讲座,以有趣有料的方式讲述科学。
吴京平:通俗医学史
1113
人类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健康和长寿成为了一种常态。 毋庸置疑,现代医学居功至伟。 当我们对先进的医学技术习以为常的时候,鲜少有人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一样,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在这场人类对抗自身命运的伟大博弈中,吴京平老师将用通俗而诙谐的评书语言,为你讲述医学发展的前世今生,带你理解疾病和健康,看懂现代医学的全貌。
量子力学外传
456
讲述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带你领略微观世界的奇妙。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嫦娥二号深空探测

# 图塔蒂斯双瓣型结构

# 双瓣型小行星形成机制

# 潮汐锁定轨道演化

# 嫦娥三号软着陆技术

# 玉兔号月面巡视任务

# 月夜生存热控技术

# 钚-238同位素热源

# 小行星表面碎石分布

# 地月转移轨道调整

嫦娥二号探测器在完成绕月任务后,飞抵700万公里外的深空,对双瓣型小行星图塔蒂斯进行近距离探测。科学家发现图塔蒂斯呈现花生状双瓣型结构,其形成可能与早期双小行星系统的潮汐锁定及低速碰撞有关。表面分布的200多块碎石被认为是形成过程中残留的碎片,而非撞击产物。
嫦娥三号任务聚焦月球软着陆技术,通过发动机深度节流和自主避障,成功降落在虹湾地区。着陆器搭载的玉兔号月球车具备月面巡视能力,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与同位素热源解决月夜生存难题。玉兔号通过探地雷达、光谱仪等设备分析月壤成分,并首次实现月基天文观测。
任务期间,玉兔号因机械故障进入休眠,引发广泛关注。嫦娥三号与玉兔号的协同工作验证了地月转移轨道调整、月面极端环境热控等关键技术,为后续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数据。嫦娥二号则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预计2029年再次接近地球。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