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列传:38.歪瓜裂枣

00:00
22:53
主播信息
科学史评话

科学史评话

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关注
科学史评话
3569
主播:吴京平 评书风格的科学讲座,以有趣有料的方式讲述科学。
吴京平:通俗医学史
644
人类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健康和长寿成为了一种常态。 毋庸置疑,现代医学居功至伟。 当我们对先进的医学技术习以为常的时候,鲜少有人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一样,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在这场人类对抗自身命运的伟大博弈中,吴京平老师将用通俗而诙谐的评书语言,为你讲述医学发展的前世今生,带你理解疾病和健康,看懂现代医学的全貌。
量子力学外传
888
讲述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带你领略微观世界的奇妙。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卡西尼号探测器任务

# 土卫六卡西尼探测成果

# 土卫二南极间歇泉活动

# 土卫七海绵状结构

# 土卫十八牧羊犬卫星

# 土卫一赫歇尔陨石坑

# 牧羊犬卫星轨道扰动

# 土星环物质分布研究

# 冰卫星间歇泉喷发机制

# 土卫二地下咸水海洋

卡西尼号探测器在土星探测任务中,重点观测了多颗卫星的独特地质特征。针对土卫六的探测成果显示,其南极区域存在虎皮状条纹地形,间歇泉喷发高度达430公里,为土卫六形成稀薄大气提供了物质来源。通过分析冰雪裂缝和陨石坑阴影,科学家推测其积雪层厚度可达700米,并推断早期喷发强度远高于当前水平。
土卫二南极间歇泉活动揭示了冰层下的地下咸水海洋。卡西尼号穿越喷发羽流时,检测到水蒸气、碳氢化合物及含硅颗粒,结合钠盐成分的发现,证实其海洋环境与地球深海热液喷口相似,为地外生命研究提供了关键线索。潮汐作用产生的内部热源被认为是维持液态水和喷发活动的核心机制。
土卫七海绵状结构和土卫十八牧羊犬卫星的奇特外形成为研究焦点。土卫七密度低于水,表面布满孔洞,推测为撞击碎片或松散堆积体;土卫十八因长期清理土星环物质,形成赤道凸起的“太空馄饨”形态,其引力扰动在环缝中产生可观测的涟漪效应。其他卫星如土卫一的赫歇尔陨石坑,则记录了剧烈撞击事件对小型天体的塑造作用。
卡西尼号对土星环物质分布的长期观测,揭示了牧羊犬卫星通过轨道扰动维持环缝结构的机制。2017年探测器主动坠入土星大气层,避免了污染可能存在生命的卫星,最终任务数据为理解土星系统演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