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列传:30.彗星撞木

00:00
23:58
主播信息
科学史评话

科学史评话

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关注
科学史评话
3640
主播:吴京平 评书风格的科学讲座,以有趣有料的方式讲述科学。
吴京平:通俗医学史
652
人类正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健康和长寿成为了一种常态。 毋庸置疑,现代医学居功至伟。 当我们对先进的医学技术习以为常的时候,鲜少有人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一样,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在这场人类对抗自身命运的伟大博弈中,吴京平老师将用通俗而诙谐的评书语言,为你讲述医学发展的前世今生,带你理解疾病和健康,看懂现代医学的全貌。
量子力学外传
756
讲述量子力学的发展简史。带你领略微观世界的奇妙。
APP内查看主播
节目详情

# 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轨迹

# 哈勃望远镜木星观测

# 木星大气层分层结构

# 伽利略探测器木星数据

# 彗星撞击能量分析

# 木星卫星环形山特征

# 彗星撞击光谱检测

# 苏梅克陨石坑命名

# 近地天体撞击预警

# 木星撞击极光现象

1994年7月,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碎片撞击木星事件引发全球关注。哈勃望远镜木星观测团队通过空间望远镜研究所实时追踪,首次捕捉到南纬44度的撞击黑斑。尽管地面天文台受天气限制,但伽利略探测器木星数据与哈勃图像证实,撞击能量相当于上万颗核弹当量,并在木星大气层分层结构中引发烟尘扩散,但未穿透底层冰晶云层。
撞击过程中,木星电离层扰动导致北半球极光现象,罗塞塔X射线探测器记录到相关信号。光谱分析显示烟尘含硫化物而未检测到水,印证彗星碎片仅破坏氨气云层。科学家通过木星卫星环形山特征推测,类似天体撞击可能形成“糖葫芦状”陨石链结构。
苏梅克夫妇与利维因发现彗星获学界表彰,其团队持续开展近地天体撞击预警研究。尤金·苏梅克1997年因车祸去世后,其骨灰由月球勘测者号探测器携带葬于月球,成为唯一长眠地外天体的人类。相关研究推动了对木星大气层和行星防御的认知深化,伽利略探测器后续任务因技术问题面临挑战,但其返回的木星大气层数据仍具重要科学价值。
此次事件揭示了天体撞击对行星环境的深远影响,包括木星磁层变化、射电波段爆发等现象,同时为地球陨石坑研究提供参照,如西澳大利亚的苏梅克陨石坑命名。卡罗琳·苏梅克晚年继续投身天文观测,其团队对极光等罕见现象的探索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多样性与人文关怀。

展开
大家都在听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