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好吗?】对不起,我迟了。

00:00
01:25
主播信息
DJ小婧

DJ小婧

我是小婧,一个说故事的人,谢谢你,听到我!
关注
心灵小巷
1357
个人:xlxx00425 公众:DJXJ0425 微博:DJ小婧0425 小婧,用温暖的声音,伴你入眠!
枕一首歌,说晚安。
339
个人号:xlxx00425 听一首歌,诉一段情。小婧,在每个深夜对你说晚安。公众:DJXJ0425
吉他细语
1027
个人微信:xlxx000425 听,有故事的吉他纯音。遇见不一样的感动。希望这些吉他纯音,能够引起你的共鸣!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杨雪霏《巴赫协奏曲》
杨雪霏《巴赫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杨雪霏第一张巴洛克风格的音乐专辑,是经过了古典吉他和弦乐四重奏共同重新编排并且集三首巴赫协奏曲制作而成的巴赫专辑。 这张巴赫协奏曲专辑极具创新精神,杨雪霏将一些耳熟能详地巴赫小提琴协奏曲改编成吉他版本,希望这些改编曲目可以被当做是古典吉他的保留曲目,同时又能增加古典吉他的协奏曲曲目。杨雪霏将这些需要极高演奏技巧地曲目改编成适于吉他独奏的表演方式,这些曲目包括了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BWV1001,取自十二平均律钢琴曲BWV846中的A大调前奏曲以及取自D大调BWV1068管弦乐组曲中的G弦之歌。 杨雪霏希望能在古典吉他中加入巴洛克风格的协奏曲曲目,现有的维瓦尔第协奏曲本质上像是轻音乐。而巴赫的协奏曲则会为古典吉他的演奏曲加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杨雪霏表示在巴赫的时代,古典吉他还未诞生但是当时却有一种与它非常类似的乐器鲁特琴风靡一时。巴赫事实上为鲁特琴独奏创作了不少的曲目,而现在他们也是吉他演奏中的必备曲目。“当我用表演这些由巴赫创作的委婉动听地小提琴独奏曲的时候,我总是在思考是不是他们也同样适用于吉他。然后我发现了这些乐谱后欣喜万分,这张新专辑中的核心的三首曲目就是改编自A小调BWV1041和E大调BWV1042的小提琴协奏曲和D小调大键琴协奏曲。杨雪霏邀请了以利亚弦乐四重奏与她一起演出。 作为小提琴协奏曲而言,这张专辑中的作品绝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这就使得改编工作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改编后的吉他版本不仅要让大家认可同时也要让他们能成为吉他曲目中的精品。杨雪霏采用了巴赫的改编方式:当他把小提琴作品改编成可以用鲁特琴或者大键琴演奏的曲目的时候,他将这些乐器的声响和音质发挥地淋漓尽致。杨雪霏决定在协奏曲中加入弦乐四重奏的演奏方式而非管弦乐队。她说到:巴赫协奏曲更适合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表演,一个人负责一个部分。而且我曾经也有过与弦乐四重奏一起以鲁特琴和曼陀罗来演绎维瓦尔第的作品,而以利亚弦乐四重奏他们如论是个人还是整个组合都是非常了不起的音乐家,事实上我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五重奏的组合。大家畅所欲言,配合默契就像是室内乐一样。
200
14
茱莉亚·菲雪儿《俄罗斯小提琴协奏曲》
茱莉亚·菲雪儿《俄罗斯小提琴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菲雪儿与克雷兹伯格指挥的俄罗斯国家管弦乐团合作,演奏三部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包括哈恰图良、普罗科菲耶夫、格拉祖诺夫的作品。 哈恰图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1940年夏季,由传统的快-慢-快三个乐章构成,首尾两个乐章的基调是朝气蓬勃、快乐欢腾的,并贯穿着舞曲节奏。中间的慢板乐章抒情、沉思的、富有诗意,辉煌的提琴技巧与作品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生机勃勃,十分感人。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9,构思始于1915年初,此曲可以归入青年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成就之列。作为一个革新者,他在这首作品中进行着很多大胆的尝试,首先,这里的乐章排列就很不一般:它不是通常的快—慢—快结构,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以温柔如歌的主题占优势,而当中的第二乐章不用传统的慢板,反而是快速度的逗弄和怪涎式的诙谐曲。还有,为了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对比的事物,例如,青年人的美丽幻想和对大自然的崇高、静观以同尖锐的怪诞形象相对置,作者悉心研究小提琴演奏的各种可能性,采用了一系列富有独创性和异乎寻常的技巧性效果,从抒情宽广的咏唱到令人头晕目眩的快速乐句和拨奏与用弓拉奏的复杂变换,从滑音到极度清晰(Marcato),从靠近琴马的特殊奏法(Ponticello)到清澈的泛音,所有这些引人入胜和富有诗意的技巧同清新的色彩效果的结合,使整个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 格拉祖诺夫《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82,作于1904年。此曲明显体现出作者后期创作的一些特征,它力求加深抒情的表达,开拓情绪饱满的旋律,同时也要求具备古典式的明晰风格。作者以高超的专业作曲手法加以处理,全曲结构严谨、形式洗练,旋律音调接近俄罗斯民歌。
141
9
梅耶《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梅耶《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交响协奏曲》
这张专辑是单簧管女王梅耶演奏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和《交响协奏曲》。梅耶的演奏散发着女性的独特气质和魅力(尽管她可能最不愿意被强调性别)。每一个音符都独具韵味,妙不可言。 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是莫扎特的二十几首管乐曲中最优美动听的作品。这是莫扎特所谱写的最后一首协奏曲,也是唯一的单簧管协奏曲。这部作品以生气勃勃的气质,糅合在平静澄澈的境界里,无比的优美,丝毫感觉不到死神已经逼近莫扎特。莫扎特在完成这部单簧管协奏曲后不到两个月,于12月5日以35岁的短暂生命离开了人间。两百多年来,这部协奏曲以其不灭的生命力,倍受演奏者与爱乐者的喜爱。尤其柔板乐章,让人百感交集,百听不厌。 《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K.297b作于1778年4月,为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和小号而作。交响协奏曲(Sinfonia Concertante)是一种盛行于巴洛克晚期,特别为巴黎、伦敦、曼罕地区所偏好的协奏曲类型,它可以说是巴洛克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乐团与独奏群组相抗衡的协奏类型)、独奏协奏曲(Solo Concerto)、以及当时小编制交响曲结合下的形式,也可说是当时风潮所至而形成的协奏曲型态。交响协奏曲之所以发展成巴黎的时尚音乐类型,主要在于交响协奏曲能迎合巴黎听众的喜好,除了在音乐风格上采以嬉游曲的愉悦精神,两位或更多独奏者技巧的展现与丰富旋律线间彼此的唱和,都是促成交响协奏曲兴起的要素。
1835
6
杜普蕾《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海景”》
杜普蕾《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海景”》
这张专辑是著名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演奏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杜普雷版《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堪称埃尔加最完美演绎版本。天才大提琴家杜普雷逝世三个月后,在专场纪念音乐会上,祖宾·梅塔指挥到一半就泪如雨下,无法继续。为纪念杜普蕾,祖宾·梅塔宣布他以后不再指挥埃尔加:“不堪回首的第一主题又在我耳边响起,那是杜普蕾拉给自己的宿命之歌。 这支曲子据说是埃尔加献给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爱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真挚,同时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很难掌握,因此演来难度颇大。杜普蕾用尽了一生的才华,演绎了这首“千古绝唱”。 这支曲子的很多版本,卡萨尔斯的版本,琴声质朴,文化底蕴深厚,但却有些暮气,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录音, 压抑又充满激情,但却极富夸张,马友友的版本,抒情,优美,但却有些贵族气,不是特别投入(尽管他目前使用的是杜普蕾的那把琴),只有杜普蕾是全身心投入,甚至有些奋不顾身,既充满朝气,又不是女性的细腻表情,但并不是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情感,显得颇有大度。实际上听她的演奏,那些所有的技巧、音色,音准等在其巨大感染力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提琴质感非常好,音色超卓,泛音很美,再加上巴比罗利的坚强有力,富有激情的烘托,使整个音场宽广宏大。在慢板乐章中与杜普蕾一唱一和,互诉衷肠,极具感染力。另外这张唱片中还有英国著名歌唱家贝克(BAKER)演唱的“海景”(sea picture),同样是精彩万分的演绎。
208
9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