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午后——学着不为难自己》

00:00
35:40
主播信息
小阳

小阳

爱上一段时光,爱上一份心情,爱上一种状态,爱上生活。嘴角上扬45°,迎着阳光,就是阳光,做你们的阳光
关注
《小阳的驿站》
--
个人微信号:xy5210124;微博:小阳有回忆。哈喽,我是掌柜的小阳,欢迎客官来小阳的驿站来歇脚,城里的大事儿小事儿八卦事儿,想知道吗?这里全都有!15:00~16:00,《小阳的驿站》客官,里面请~
《爱上午后》
--
个人微信:xy5210124 下午以前,这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阳光正好,来一杯咖啡,倚在窗边,感受着午休的美好时光,最好,有音乐的陪伴,所以,《爱上午后》给你带来这个时段最美好的音乐。引领最流行的音乐前线,老歌新歌让你的耳朵怀孕,一起来感受音乐的美好时间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叶玉杰:谢谢你还爱我
叶玉杰:谢谢你还爱我
2020 感动人心的单曲 [ 谢谢你 还爱我 ] Loving me,still. Loving me,even now. - 叶玉杰 - 在 人海 / 烦嚣 中浮沉 忙到心里只剩空虚 / 寂寞 暮然回首一看  惊觉~ 原来我的身后 一直有你们 默默的守护著 梦想 已快被我 遗弃 你们 却没把我给 遗忘 谢谢 你们 仍然 爱著我 沉寂8年再度踏上舞台,重拾对音乐的热爱. 抱著对家人朋友及粉丝们的感谢, 叶玉杰 献上 最能表达他内心的 全新单曲‘谢谢你还爱我’. 谢谢你还爱我 词/ 曲/ 看著街上人们脸上的倦容 此刻的我也正在奋斗 为了什么把自己搞的那么疯 我自在享受这种生活 是不是好一阵子没耳闻我 并不在乎有人懂我在做什么 开心的活著没有多馀的啰嗦 我潇洒的走 无所谓的过 平常累到极点 颓废有点狼狈 梦想已经作废 管他这个世界 得过且过干脆 别太认真面对 一路不吃闷亏 我还是你爱的宝贝 谢谢你还爱我 爱我 爱我 不需要还愿还 给我 寄托 几乎把这个规 则 给看破 原来你(是真)的真的真的 想我 夜深了你是否也陪著寂寞 有枕边人却胡想太多 有些人贪婪但演的宽容 我等像你一样的人守候 是不是好一阵子没耳闻我 并不在乎有人懂我在做什么 开心的活著没多馀的啰嗦 我潇洒的走 无所谓的过 平常累到极点 颓废有点狼狈 梦想已经作废 管他这个世界 得过且过干脆 别太认真面对 一路不吃闷亏 我还是你爱的宝贝 谢谢你还爱我 爱我 爱我 不需要还愿还 给我 寄托 几乎把这个规则 看破 原来你是真的真的真的 想我 谢谢你还爱我 爱我 爱我 不需要还愿还 给我 寄托 几乎把这个规则 看破 原来你是真的真的真的 想我
--
1
斯特恩《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四重奏》
斯特恩《勃拉姆斯·钢琴三重奏、四重奏》
这张专辑收录了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1、小提琴家斯特恩、大提琴家罗斯、钢琴家伊斯托敏合作,演奏勃拉姆斯的三部《钢琴三重奏》;小提琴家斯特恩、中提琴家拉雷多、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艾克斯合作,演奏勃拉姆斯的三部《钢琴四重奏》。 《B大调第一钢琴三重奏》作品8,大约作于1854年,是勃拉姆斯发表的第一首室内乐作品。此曲糅合了贝多芬和舒曼的特点,旋律非常朴实优美,三件乐器之间的对话悠闲动人,每次聆听都会被深深的感动。 《C大调第二钢琴三重奏》作品87,完成于1882年。勃拉姆斯这时年近中年,正处于创作最活跃最激进的时期,经验日臻丰富,已经完成了两首钢琴协奏曲、三首交响曲、《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大量室内乐。勃拉姆斯是一位个性极强的作曲家,他追崇严谨的古典主义,远离浪漫主义的浮华喧嚣,创作风格与贝多芬、舒曼等前辈一脉相承。此曲格调庄重、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戏剧性。 《c小调第三钢琴三重奏》作品101,作于1886年,这一年勃拉姆斯五十三岁。步入晚年的勃拉姆斯,逐渐收敛了狂放的戏剧性特质,而转向诗情与灵动,追求情感的厚重与坚韧,糅合豪迈与豁达于洗练的结构中。由于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调性是c小调,出于内心的崇拜,勃拉姆斯多部c小调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贝多芬的痕迹。 《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作品25,完成于1861年11月。这是一部带有交响性创作思维的室内乐作品,选材丰富、布局严谨、形式广阔,包含丰富的个人情感。 《A大调第二钢琴四重奏》作品26,此曲与《第一钢琴四重奏》几乎同时创作,同时出版。这部作品与第一号形成对比,音乐中没有过多的悲情色彩,而是充满春意盎然的温暖和亮丽,生机勃勃、激情奔放。结构上采用严格的古典曲式。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来到维也纳第一年就带来成功声誉的作品之一。 《c小调第三钢琴四重奏》作品60,构思于1854年,1856年完成后试演不成功,此后便陷入到无休止的修改当中,直至20年后的1874年才改定出版。这是勃拉姆斯两首长时间创作的作品之一(另一首是《第一交响曲》,耗时22年),也是投入感情最多、最耗费心血的室内乐作品,其中饱含着他内心蕴藏的对作曲家舒曼的悲剧印象,对克拉拉·舒曼的爱慕情结,以及那种没有结果的爱带来的内心挫折与消沉情绪,因此这部作品有一个“维特四重奏”的称号,对应歌德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主人公。
21
24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