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离我们不很远
59

经典离我们不很远

经典的节目很多,但什么是经典,只有百看不厌,百听不烦,并常常出现在离我们不远的生活中,在车站,在身边,有时会想找到他们的名字和曾有过的故事。让我们通过边听水边读小故事,小感悟,边欣赏水边选样的背景音乐(BGM),理解什么是经典,不那么高大尚,只需要一双耳朵,让经典的音乐,经典的名画,经典的故事走进年轻的心。也欢迎在*音上,关注主播:小麻同学!更多主播日常生活展示!
节目(237)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自由水边

自由水边

闲聊是一切沟通的开始
关注
水边之声
135
谢谢收听:水边之声,更多美文一同欣赏! 也欢迎在*音上,关注主播:小麻同学!更多主播日常生活展示!聚焦社会生活,品读美文,欣常音乐。做好大中学生之友,写好青春激扬文字,怀旧情感美文,拍好日常身边美景。
大叔来了
59
大叔才是食物链的顶端!
品读一刻
45
做一个有思想的传播者! 欢迎在*音上,关注主播:小麻同学!更多主播日常生活展示!直播更多好听的故事,更多美文一同欣赏!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卡拉扬《舒曼交响曲全集》
卡拉扬《舒曼交响曲全集》
这张专辑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舒曼的四部交响曲。卡拉扬的指挥充满着精致而细腻的手法,他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气势磅礴,并以准确、客观的诠释著称。 《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春天”》作品38,作于1840-1841年间。此曲被称为“春之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而最初各乐章也分别冠有“初春”、“黄昏”、“欢乐的游伴”、“暮春”等标题。 《C大调第二交响曲》作品61,从1845年岁末开始起稿,但由于他的忧郁症和欠佳的身体状况,使得这部作品于1846年10月方完成。此曲表现了苦恼与斗争的人生及命运。舒曼提笔写作此曲时,正被深重的神经系统疾病缠身而极度痛苦,他的这种悲痛情绪,在这部规模最庞大的作品中充分显露出来。虽然有些评论家赞誉此曲是舒曼的最高杰作,而且器乐法也强有力地表现出浪漫主义的特征,但从音乐内容与主题的运用上看,则有“优劣参半”之嫌,因此在音乐会上较少听到此曲的演奏。 《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莱茵”》作品97,完成于1850年,是舒曼旅居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时所作,所以得名《莱茵》。这部作品是舒曼智慧的结晶,也是他思想的总结。这是一部描述性很强的作品,歌颂生活、歌颂莱茵河畔的美景:屹立于河岸的宏伟的科隆大教堂,神话般的罗列莱城堡…… 《d小调第四交响曲》作品120,完成于1841年,在妻子克拉拉·舒曼22生日的时候他将这部作品当做生日礼物献给了她,这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克拉拉的影响,而且在首演时这部作品得到的回应并不好,于是舒曼把这部作品收了回去,再在差不多10年后的1850年至1852年两年间重现修改了配器,并对作品结构进行了修改,比如对于一些分句的延长与缩短,这主要体现在首末乐章之中,他将首末乐章中音符的长度一分为二,从而将每一小节的长度延长为原来的两倍,这样使得演出时乐曲的节奏加快了不少。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比修订前音响更好,更有效果”。
22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