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云在阿里云新财年演讲中强调,人工智能服务人类伦理应成为科技发展的核心方向,主张AI技术应用创新方向需以提升人类生活质量和尊严为目标。他提出,科技应服务于普通人需求,而非追求机器取代人类。这一观点与尤瓦尔·赫拉利新书《至人至上》中探讨的AI伦理挑战全球治理议题相呼应,呼吁建立人类主导的AI发展框架。
信息网络发展历史演变揭示了人类社会从口传文化到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尤瓦尔·赫拉利通过分析计算机政治学社会影响,指出信息网络既推动文明进步,也可能因算法集权风险引发社会动荡。例如,缅甸事件显示信息操控如何激化现实矛盾,而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应用则成为平衡开放与安全的关键。
在生物特征识别隐私风险方面,AI技术通过摄像头和算法实现精准追踪,虽能提升公共安全,但也导致个人行踪透明化。计算机政治学视角下的数据隐私保护需结合非对称加密技术,确保信息利用与隐私权益的平衡。当前互联网平台对用户数据的“开盒”行为,暴露出算法集权风险应对策略的紧迫性。
AI伦理挑战全球治理需关注技术双刃剑效应。如核武器管控经验所示,AI开源模型(如DeepSeek)的普及可能加剧技术失控风险,但也可能通过国际合作形成制约机制。金融系统依赖AI算法决策、社交媒体真假信息混杂等现象,凸显构建透明可控技术体系的重要性。
最终,通过信息网络发展历史演变与AI技术应用创新方向的结合,人类需建立跨学科协作机制,在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应用和AI伦理挑战全球治理框架下,探索既能发挥技术潜力又能规避风险的路径,确保技术服务于人类整体福祉而非威胁文明存续。
沪ICP备06026464号-4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沪网文[2014]0587-13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许可证:0911603
©2011-2019 qingting.fm ALL Rights Reserved.
应用名称:蜻蜓FM | 开发者:上海麦克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