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才有收获
25

行动起来才有收获

本书内容共分为七章,介绍了坚强、专注、独立、宽容、自信、责任、谦虚、无私、诚信、善良等人生性格。
节目(54)
批量下载
加载更多
主播信息
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黑龙江北方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方文艺出版社,1961年成立于哈尔滨。北方文艺社主要出版当代和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兼及古代优秀文艺作品。
关注
一颗党心耀百年:百名共产党员口述历史
100
第一部以第一人称撰写的口述建党百年历史的纪实作品,从建党以来,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百名共产党员一生坚定跟党走的动人故事,横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的各个历史时期。这些不同时期荡气回肠的故事的主人公,有同一个光荣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从青葱年华入党,到战场上和共和国建设的舞台上历练自己的党性,再到和平时期忆往昔,感念党恩,集中展现了在党旗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共产党员爱国爱党、无私奉献、奋勇拼搏、奋发有为的精神风采,这种风采延续百年,已成为一面鲜明的旗帜,在华夏大地高高飘扬。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值得后人永远传承。本书中的文章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有助于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神奇的问题·第二辑 自然大“真”探
90
宇宙是什么?宇宙里有什么?冷暖、地形差异的问题,神奇的自然现象有哪些?能吞下小羊羔的“食羊树”是什么样子的?“冰与火之地”说的是哪?北极有没有臭氧层空洞?你所看到的“地球家园”有时跟别人有什么不同,本书把这些千奇百怪的神奇问题收集起来,从宇宙、地球、自然、动物四个方面给孩子最科学、新奇的回答。 地球母亲用温柔的“双手”呵护着我们,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就在我们身边,浩瀚宇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让我们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宇宙的奇观吧!
神奇的问题·第一辑 科学大“真”探
15
最初的交通是什么样的,又有哪些交通工具?时下最流行的新科技领域热点问题有哪些?人体有什么稀奇的?睡觉时为什么要闭眼?耳朵进水后怎么就听不到声音了?泥地里汽车行进为什么格外费力?为什么天寒地冻的时候千万不要舔冰块?本书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给孩子科普了交通、人体、科技、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通过阅读本书,孩子们能够很容易理解最新科技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问题等等,满足孩子们爆棚的好奇心。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公版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改造的挽歌
公版书【呼兰河传】国民灵魂改造的挽歌
萧红:一个漂泊的灵魂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巅峰之作,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文长篇小说之一。 ◆矛盾(作家)说,“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 ◆胡风(诗人):她写的都是生活,她的人物是从生活里提炼出来的,活的。不管是悲是喜都能使我们产生共鸣,好像我们都很熟悉似的。……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 ◆顾彬(德国汉学家)说,“让人称奇和赞叹的是,一位英年早逝的女作家在战争和艰难的个人生活环境下竟能有这样的成就。她的名声姗姗来迟。她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据的巨大分量只是在现在才清楚地显露出来……” ◆梁文道(作家),“《呼兰河传》在当时是非常的先锋,非常的前卫,是划时代的。 萧红以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通过“我” —— 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的眼睛,为读者摄下了一幕幕人间景象。孩童眼中的世界,毫不雕饰,自然纯朴,却更能直入人心、发人深省。 萧红一直强调——我家是荒凉的。她生在一个地主家庭,身边的人热热闹闹地生活着,怎么会荒凉呢?看完整部《呼兰河传》就会明白,荒凉的不是物质上的贫穷,而是精神上的愚昧、无知和封闭固执。 也许你要说《呼兰河传》没有一个人物是积极性的。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而又自怨自艾的可怜虫,而作者对于他们的态度也不是单纯的。她不留情地鞭答他们,可是她又同情他们。 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似,为什么这么悲凉。” 《呼兰河传》让我们感受到了 1.愚昧对人性的摧残 2.人在生死上的无力 3.最冷漠的莫过于从别人的悲惨中寻求原始的快感
--
93
追逐我的梦
追逐我的梦
即使从一出生就厄运降临,但她从未与命运握手言和,一个重度残疾人,却有让无数健全人汗颜的坚韧和勇敢。她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执着地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她的抗争,诠释了什么叫怒放的生命。她的追求,使她的梦想长出了“翅膀”。出版自传《追逐我的梦》只是生命的一个小结,“板凳姑娘”苏晓琳的励志人生仍在继续。 本书是“中国好人”苏晓琳自己写的自传,以其亲身经历为主线,分为童年时光、重获新生、恋爱婚姻、继续逐梦四部分,详细讲述了她身残志坚、逐梦前行的历程。她一出生就是一个畸形儿,脊柱严重弯曲,左腿永远失去知觉,右脚外翻严重,无法站立。她还是一个镜面人,心脏、肝脏等器官都与正常人相反,她的肺只有三分之一是工作的。她出生时,医生说这种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预言她活不过十五岁。但是家人没有放弃她,她也平安地过了十五岁。长大后,她身高只有一米一,只能借助一张特制的四脚板凳撑起整个身躯,被称为“板凳姑娘”。她没有上过学,完全靠自己反复跟着电视和收音机学会了普通话,通过多年啃字典学会了认字。十六岁的她决定靠双手养活自己,通过三轮车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然而走入社会的她处处碰壁,遭遇别人的冷眼,为了挣回买三轮车的钱用了整整七年时间,但苏晓琳依然坚持自食其力。她先后在电子厂、服装厂打过工,开过卖内衣的商店,做过淘宝店店主,还和丈夫开了一家电脑店。2013年,她以难以想象的毅力生下了一个健康男婴。苏晓琳还在残疾人公益网站——“生命之歌”从事公益工作,同时参加了多档央视和各大卫视的节目,经常走进校园和各企事业单位,和老师、同学以及青年朋友们畅谈人生,将自己和家庭的正能量传递给更多人,鼓励正处在困境中的朋友奋进。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