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音阶口琴-记2020.02.04

00:00
49:41
主播信息
思考的小凝

思考的小凝

半音阶口琴日常,喜欢口琴的小巧,喜欢口琴的音色,喜欢口琴的特有演奏技巧。每天不定期直播,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哦,大家也可以把你们喜欢听的歌曲名字留言给我哦,我可以找谱子学习一下,吹奏给你们听哦
关注
半音阶口琴
--
我的半音阶口琴直播
记忆中的歌曲
169
一首歌曲,就是一段记忆。一段旋律响起,记忆如昨日再现
APP内查看主播
大家都在听
凡格洛夫《拉罗、圣-桑、拉威尔》
凡格洛夫《拉罗、圣-桑、拉威尔》
这张专辑是小提琴家凡格洛夫与帕帕诺指挥的爱乐管弦乐团,演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圣-桑《第三小提琴协奏曲》、拉威尔《茨冈》。 拉罗《d小调西班牙交响曲》作品21,作于1873年。这部作品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它罕见的标题。实质上,此曲是一部小提琴协奏曲。在拉罗的作品中,经常可看到类似这样“名不副实”的现象。或许是由于曲中所出现的奇特节奏、旋律,以及这些所描绘出来的浓厚的西班牙风格,所以作者才有意加上这个标题的。这部乐曲不但在外表上有华丽的效果和迷人的情调,而且在内容上也颇具深度,不愧为拉罗的代表作。伟大的音乐家柴科夫斯基听了这部乐曲之后,曾评价道:“这是极为愉快、新鲜而又明朗的乐曲……他的期望并不在于深刻”。 圣-桑《b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1,作于1880年,是题献给萨拉沙萨蒂的。此曲以优美的旋律及近似古典协奏曲的牢固乐曲结构,成为他器乐曲的代表作之一。圣-桑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介绍是“两山夹一湖”,第一、三乐章是激/情的高山,第二乐章是平静的湖泊。第二乐章非常优美,如歌的旋律宁静祥和。很多人喜欢把这个乐章称为“船歌”。 拉威尔《茨冈》,作于1924年。拉威尔第三期的创作,发挥了印象派的风格,一心想表现自己本来的个性,略有倾向于古典派之势。此曲始终保持了简洁的样式,明白地呈现给人们拉威尔第三期作品的样相。以匈牙利民俗音乐为素材的这首曲子,是献给匈牙利出身的小提琴大师约阿西姆·约瑟夫的孙女伊利亚·达兰妮。此曲于一九二四年四月在伦敦的拉威尔音乐节初演。它吸取了匈牙利的民俗舞曲的风格,由慢拍的拉散及快板的富力斯卡的两部分构成。曲中有许多小提琴高难度技巧的演奏,成为一首很热闹的独奏曲,在结构及演奏技巧的变化上造成了非常优异的效果。这首曲子由含有忧愁的花奏风格的“徐缓拉散”乐段,及次第激烈快速的富力斯卡乐段的两部分构成。
49
9
斯美塔那四重奏《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
斯美塔那四重奏《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
这张专辑收录了德沃夏克的两部室内乐作品:1、由斯美塔那弦乐四重奏演奏的《第12弦乐四重奏》;2、由斯美塔那弦乐四重奏与小提琴家约瑟夫·苏克、大提琴家约瑟夫·胡赫罗合作,演奏《A大调弦乐六重奏》。 《F大调第12弦乐四重奏“美国”》作品96,作于1893年。在此之前,德沃夏克于1892年9月应邀担任纽约音乐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他全家一同前往美国。在美国,有两点使他深为感动。当时德沃夏克作品便使用了美国黑人音乐素材,怀着极深的浸溢着斯拉夫波希米亚人身处异国时浓郁的乡愁,写下了这首堪称19世纪最杰出的捷克室内乐,一部世界室内乐文献中傲视群雄的杰作。全曲共分四个乐章,旋律朴实优美,节奏欢快轻巧,具有黑人灵感风格(黑人灵歌有两个特征:大量运用了的五声音阶为旋律音;运用更多的切分音节奏。乐章与乐章之间环环紧密相扣,结构紧凑,整首曲调动听之极,引人入迷。 《A大调弦乐六重奏》作品48,作于1878年,弦乐六重奏的乐器配置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两把,这部弦乐六重奏拥有众多漂亮的旋律,声音的色彩也是极具特色。小提琴音色明亮,而且配合出来的和声色彩也非常迷人,是那种特有的斯拉夫民族的色彩,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提琴的声音比较低沉,虽然暗淡一些,但暖厚舒服。大提琴虽然很少作为主角出现,但两把大提琴使得音色更加饱满浑厚,因此使得这部作品在声音上也非常迷人。这部作品的编排也是与众不同,乐章竟然能没有慢板乐章,除了第三乐章是一个急板之外,其他3个乐章的速度和情绪基调比较接近,第一、 二、四乐章都含有速度不太快的快板,这样就使得整部作品听起来也并不累,而且还能非常自然地融为一体。拥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加上民族气息浓郁色彩的音色,使得这部作品非常具有吸引力,绝对是一部不可不听的室内乐作品。
18
8
切尔卡斯基《杰出的钢琴作品》
切尔卡斯基《杰出的钢琴作品》
这套10CD合辑是钢琴家切尔卡斯基1951-1963年的演奏录音精选,CD10是一张1923-1935年的历史录音。其中钢琴独奏部分包括:李斯特、肖邦、穆索尔斯基、斯特拉文斯基、巴伯、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莫扎特等的作品;协奏曲包括:李斯特、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格里格、舒曼的作品;还有一部拉赫玛尼诺夫的大提琴奏鸣曲。 舒拉·切尔卡斯基(Shura Cherkassky,1911年10月7日-1995年12月27日)俄裔美国钢琴家。切尔卡斯基出生于乌克兰敖德萨,俄国革命时全家移居美国,曾师从约瑟夫·霍夫曼,还差点成了拉赫玛尼诺夫的学生。据说他在练习钢琴时经常用“半速”去演奏,力求精准的控制键盘和弹出绝妙的音色,这也是他的演奏一直很慢的缘故。切尔卡斯基后来在英国逝世。他的经历和另一位同样出生于乌克兰的超级大师霍洛维兹惊人的类似。这不能不让我们发出一些感叹。东欧,只有东欧,才能诞生这样伟大的钢琴家,尤其是演奏同样来自东欧的钢琴作品时。 切尔卡斯基的录音终归不多,我们还不能很全面地去做一些比较。切尔卡斯基演奏的肖邦是十分有特色的,这已经被很多人表示认可。尤其是夜曲、玛祖卡和奏鸣曲,触键很透彻,层次非常明晰,有一种冰清玉洁的诗意在里面。他演奏的《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很好的体现了这点。这是一个极端浪漫的乐章,需要在钢琴的分句和推进上非常注意,其次就是对音色的处理,需要仔细推敲,才能把肖邦那种羞涩的恋情般的感觉完美地展现出来。夜曲他演的好慢,甚至比阿劳的还要慢些。同样,速度一慢,那些诗意的东西就很容易地展示出来了,这在所有的作品都有类似的机理。 切尔卡斯基以演奏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为主,被认为是拉赫玛尼诺夫、戈多夫斯基、列文涅、霍夫曼、霍洛维兹所代表的浪漫钢琴演奏传统的最后一人。他的演奏既有高超的技巧和多变的音色层次,又有丰富的想象力。切尔卡斯基1923年12岁时即开始录制唱片,直到1995年逝世以前,其中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的作品,甚得好评。
93
85
精选辑:BALAZ’S AWSOME MIX
精选辑:BALAZ’S AWSOME MIX
现在偶而会看到有人分享90年代的台湾照片,然后才惊觉干!我在这个景长大的欸。现在偶尔也会看到有人分享90年代的演出照片,而且竟然还有人特地为了这个拍了电影。说到电影,我在飞机上看了侏㑩纪世界,总之就是看到很多恐龙在跑来跑去,心里想干,这不会就是我去音乐节烂醉的时候年轻朋友心里头的画面吧? 在那些台湾摇滚乐还很年轻的时候。大约是还没有什么手机网路这些的时代,其他乐团都是用土法和想像力做音乐的。而我们芭乐籽不一样,我们的音乐是用念力完成的。这样讲大家可能听不懂,我也不懂在说什么,大概这就是爱吧。总之来听听看音乐就,音乐才是我们的本体!我们精选出10首最喜欢的录音作品加上一首90年代的流行歌专辑一定要附上有的卡拉OK单曲。你要很文艺的把它当一个后摇来听也行,这就是BALAZ’S AWSOME MIX/芭乐籽的超赞密室,这些也就是我们GREAT芭乐籽这20年来的创作原点。 欢迎大家来参观我们的超赞密室。发现超赞密室里不一样的世界观,发现这世界里有着不一样的人生,发现自己的人生原来没那么厌世,发现自己虽然没那么厌世可是却想毁灭世界。发现自己想毁灭世界可是却又抱持着很多爱。发现虽然抱持着很多爱,但这世界上其实根本没有人爱你。发现虽然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人爱你但你有着超赞密室。
204
11
斯塔克《肖邦、德彪西·大提琴作品》
斯塔克《肖邦、德彪西·大提琴作品》
这张专辑是大提琴家斯塔克与钢琴家左奇·西波克合作,演奏肖邦、德彪西、门德尔松的大提琴作品。 肖邦《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65,作于1846-1847年间。肖邦唯一的这首大提琴奏鸣曲翻覆着纷杂而深暗的潜流,反映出他哀愤交加的心绪。熟识了阴柔的肖邦或刚健的肖邦,初听这首曲子会在旋律晦涩、技法不丰的感觉下快速将它遗忘;但只要领会了那份悲情,就能清晰感受到他在人生最低谷时的苦闷况味。乐曲一开篇就笼罩了孤清暗影,在钢琴的简短引奏下,大提琴怀着沉郁之情怅叹而来,他就像天涯过客,回望沧桑前尘、感喟无常聚散;情缘何解、迷梦难消,心头拍击着狂野巨浪、淹缠着荒漫忧伤;这昏沉的哀叹延绵着,始终在一种病态的涡流中苦苦挣扎,直到最后一刻也没能解脱。第二章是迷乱的梦境,时而迸射出狂热光芒,忽又沉溺于痴想;在矛盾与渴盼中交混着苍白的柔情,给人留下虚萎不实的印象。慢板弥漫了无边哀愁,是一曲孤寂的挽歌,目送残阳、挥手人生,繁华落尽、秋心独倚;虽有一丝暖意,终不奈幽幽惆怅与苍凉。终章是消沉和振奋的碰撞:呼吸中仍翻转着恼人忧郁,激情却焕然而起;流火般在黑暗中闪耀,将烈焰投向颓靡与哀怆;愁情在它感染下裂茧而出,抛却了伤泣、抖擞神行;音乐在激奋跳荡中斩截而收,骨力坚劲、气势雄健。 德彪西《d小调第一大提琴奏鸣曲》,作于1915年。这是他与身体的病魔和精神的苦恼斗争中,完成的独特而新颖的奏鸣曲,此曲燃烧着巨人般强烈的求生意志与澎湃的热忱,表现出独特的奋斗精神。有人说这首作品受到舒曼的直接影响,但在此曲中所欲表现的灵性则是更加直接地流露,具有简洁纯净的美感,与鲜明的色彩对比。此曲使两个世纪以来,彷徨停滞的法国器乐传统以新的姿态与生命复活起来,同时它也成为二十世纪大提琴文献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111
12
评论(0条)
快来抢沙发吧!
打开蜻蜓 查看更多